新华网 正文
拔高毛笔字的意义倒也不必
2017-07-22 09:13:39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7月15日,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的书写工作如期开始。像往年一样,他们的录取通知书照例用毛笔书写,包括新生的姓名、专业,10天内要完成4500份之多。该校负责人说:“毛笔手写通知书,是给本科新生的入学第一课,这是传统文化课,也是大学精神教育课。在这个过程中,‘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得以传承,也引导着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紧紧结合。”

  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在凡事电脑打印的时代,的确能收到重视汉字书写的理念之效,“书写”之“书”,从前就是用毛笔书写文字的行为,因而“传统文化课”的说法我是深表认同的,何况陕师大集结的是书法名家以及具有书法功力的教师们进行书写。不要说今天,古代也非常注重毛笔字的影响力。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字写得不好,手下直截了当地说:“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公小复留意。”但这东西显见不能速成,手下又出主意:“但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势亦美。”刘裕于是“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当然了,前人也有相信书法能够速成。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里说钱坫“篆书尤空绝前后”,但他在家却没练过,忽然生了一场病就把什么都改变了。虽然生病时“手足厥冷,目瞠视,微有息而已”,但七天之后“忽中夜跃起,濡墨作篆”。后来他说,自己其实没病,“梦至石室,见唐巾老者指授篆法七日夜,作成,辄批抹,最后书乾卦象。老者曰:‘可矣’。”就这么练成了。钱坫在史上实有其人,一代学术大师钱大昕的侄子,且确为书法大家。不过,正是这些前提因素,人们才编出那个故事吧。

  电脑普及之后,敲键盘取代了写字,许多人连字也写不好了。早前就有报道说,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填写简历时常出现不敢写字、提笔忘字的现象。我见过不少年轻人的字,还真是看不顺眼。前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以为通过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信息,在这里却也对不上号,看上去都是俊男美女,单单只是“字如蟹爬”。

  有人也许要说,评判字的好坏的标准是相对的。苏东坡、黄庭坚都是大书法家,但苏说黄的书法“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黄说苏“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似石压蛤蟆”。如果说苏黄二人多少还有相互揶揄的成分,别的人可就是来真的了。南唐那个“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后主,不仅诗词了得,同时“善书”,他对颜真卿就看不上眼,说“真卿之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杈手并脚田舍汉耳”。米芾对颜真卿倒是看上了眼,说是“如项羽挂剑,樊哙排突,硬弩欲张”,至于“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柳公权的也不错,如“深山得道之士,无一点尘俗”,但对别的大家却贬得一塌糊涂,比方说欧阳询的“如新瘥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苦”;说李邕的“如乍富小民,举动倔强,礼节生疏”;说蔡襄的“如少年女子,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铒铅华”等等。应当看到,他们是从书法的“法”的角度进行评判,而我们只是顺眼与否的低标准。

  据说在陕师大不管学什么专业,都要写好字。他们入学后的第一个考试,就是钢笔字测试:让每位新生用钢笔书写自己的简历,上交后由老师们联合评分,分数排名靠后的10%的学生,会接到学校的“练字提醒”,可取之处不言而喻。放眼整个汉字使用群,写好汉字已有沦为人类学中的“文化残存”之虞,任何弘扬之、倡导之的做法都是可取的。不过,片面拔高写好字尤其是毛笔字的意义,要其承载不该承载的使命,似乎倒也不必。■潮 白

+1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成都二环高架穿“绿衣”
    成都二环高架穿“绿衣”
    重庆60米深地铁站成“网红”
    重庆60米深地铁站成“网红”
    江西永修:再现水上公路
    江西永修:再现水上公路
    我国最高速悬挂式单轨列车下线
    我国最高速悬挂式单轨列车下线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36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