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屈原不姓屈
2017-05-28 09:46:07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按周代礼制,同姓不通婚

  孔子:因昭公躺枪

  春秋晚期的鲁昭公干了件糗事: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国君娶夫人不是很正常吗?这事糗就糗在鲁、吴为同姓之国,按周代礼制,同姓不能通婚。

  所以这件事让很多人为难。首先鲁昭公就很为难,怎么称呼这位夫人呢?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所生长之国名加她的本姓,那么,这位夫人依礼应当称为吴姬。如果把姬字叫出来,那不就等于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国君娶了同姓人家的女子吗?于是为了隐讳,只好改称为“吴孟子”。

  要知道,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姓是决定能否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我国自古也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大意是如果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不繁盛。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委党校研究员郑承志以屈氏与熊氏为例介绍,二者同出芈姓,两大家族千百年来秉承不通婚之习俗。秭归江南民国年间所修《屈氏宗谱》记述年代约500年,入谱屈氏夫妻1000对,屈、熊二姓通婚者仅5对,平均每100年、每200对夫妻中才有1对“熊屈通婚”。三峡工程移民秭归共迁出熊、屈二姓人口1300人,加上异姓配偶为813户,通婚者仅12对。

  然而,鲁昭公是明知故犯,只是不好明说。没想到这件事居然让孔子也躺枪。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国。陈国有个官员陈司败问孔子:“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就把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请进来,说:“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昭公从吴国娶的女子和他同姓,只好叫她吴孟子。如果说昭公知礼,那谁不知礼呢?”

  其实,对于知礼不知礼,孔子心里明白得很。但别人问到自己的国君,他绝不会批评国君的不对,这叫为君者讳。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后来,这件事还让鲁国史官为难。按说国君娶夫人是大事,应该载于《春秋》,就像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但是鲁昭公娶吴孟子,我们现在已经不能从《春秋》看到,或许史官根本就没记下来。等到鲁哀公十二年,昭公夫人去世,史官也只是含混地记了一句:“孟子卒。”不书姓,不称夫人,不言葬小君。

  先秦时男子姓名不能连称,只能氏名连称

  周公:请别叫我姬旦

  我们现在说姓甚名谁,姓在前名在后,这是秦汉开始才形成的习惯;但是,很多人误以为先秦的姓和名也可以这样连称。比如,一些书上说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的男人来说,姓、名不能连称,只能氏、名连称。周公受封于周,以封地为氏,所以可以称之为周公旦。

  连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刘知几都曾经闹过这样的笑话。南宋史学家郑樵说:“奈何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旦、文王为姬伯乎?三代之时无此语也。良由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虽子长、知几二良史,犹昧於此!”

  秦汉之时,姓与氏的区分渐渐地就消失了。比如,秦为嬴姓,但是到了秦始皇,已经可以称之为嬴政了;司马迁更是混姓氏而为一,说高祖“姓刘氏”。

  不过,“姓氏合而为一”的现象,并未见当时的文字记载。那么,何时的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呢?李立新说,据明、清之际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考证,是西汉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将姓与氏混在一起使用的。该书“氏族”篇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

  最后,该怎样把握姓和氏呢?很简单,以秦汉为界,如果是说先秦的人物,我们应该弄清他的姓和氏分别是什么;如果是说秦汉及以后的人物,就不必严格区分姓氏了。

  按理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可惜现在很多著作都达不到,甚至连《辞海》之类的工具书都犯错。比如,《辞海》附录之《中国历史纪年表》,依然称周武王为姬发,称周成王为姬诵。(本报记者 肖遥 朱佩娴 付文

   上一页 1 2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梦谣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杭州“夜十景”出炉,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杭州“夜十景”出炉,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美国西点军校举行毕业典礼
    美国西点军校举行毕业典礼
    柯洁哭了 机器赢了
    柯洁哭了 机器赢了
    龙舟竞渡迎端午
    龙舟竞渡迎端午
    
    0101601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20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