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互联网,以不准许你消失和被遗忘的方式,霸占着你的数据和隐私。
互联网的初代英雄们曾信誓旦旦承诺过一个更自由、更透明和更真实的世界图景。信息透明,确实曾带来了持久的欢呼和掌声。但没人曾想到,信息透明也会变得单向度,只有你的信息对别人可能是透明的。
比如,你永远无法选择自己是否可以消失。有媒体调查发现,今天的互联网中,注册账号简单,注销账号却难上加难,甚至,在不少账号的设置界面里,你压根找不到注销选项。
况且,网络存储技术的存在,也使得注销账号的行为可能只针对你个人有效。早前就有网友发现,你在一些社交网络上注销过的账号,总能被搜索引擎抓取。注销,只是代表了账号本人不再有发布信息的权利,但曾经发布的信息,仍然在服务器的后台,成为了互联网公司的数据资产。
注销,可能是互联网公司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用户行为,注册则恰恰相反。今天的APP里,随便点击几下,必定就是一个注册界面,并且,注册界面已经简化友好到只要一个手机号,一切都可以完美注册。
而注销则是另外一回事。注销的选项隐藏在多级菜单的最后一栏,就算点击了,你也要做好按下三次确认,收到无数个验证短信甚至还要打个电话的准备。
谁都不愿意用户流失,就算流失,他们也要让你成为用户数字里的一员,成为僵尸账号,稳定贡献着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和估值。因此,今天的互联网,倒是无意之间形成了另一种信息霸权,它以不准许你消失和被遗忘的方式,霸占着你的数据和隐私。
以重重条件限制用户注销,本质上是以小聪明来逃避执行用户契约的另一面。当用户与平台签订了数据信息协议,允许平台部分占有自己生产的内容,平台就必须尊重用户的退出和删除权。而不让用户轻易退出,则等于是变相攫取了用户的数据信息。
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传感技术被无限神化的今天,数据的所有权以及互联网的隐私权必定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伦理学和经济学议题。
今天,当你的面部特征、指纹数据都掌握在互联网公司手中,当你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次点击都变成了别人的行为大数据,当你过马路被智能摄像头识别,洗衣和煮饭被智能家电记录时,或许我们应该这么描述今天的大数据浪潮:互联网公司正抢在用户觉醒之前,紧急抢占瓜分公众的数据资产。
不让用户注销,或者利用小聪明在注销之后依然以某种方式使用这部分用户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一次权力攫取。从这个意义上看,互联网确实已从平权的理想主义,走向了封闭垄断的特权主义。(胡涵)
-
监测仪暂停数据却完整,“穿帮”了
监测仪坏了,监控平台上的数据却完整无缺,这太诡谲。2017-09-30 08:21:17
-
让劣质的环境监测数据走开
实现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让群众信服,经得起科学验证和历史检验。2017-09-22 08:38:52
-
企业“数据之争”不能忽视用户权利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运用将是企业之间发生纠纷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内容之一,但是数据运用纠纷不仅关系企业的利益,更关系用户的利益。2017-08-09 08:31:49

-
"双节"期间他们坚守岗位:致敬社会秩序"护航者"
2017-10-09 15:16:00
-
十一长假归来:有一种爱,叫被妈妈塞满的后备箱
2017-10-09 15:16:00
-
红娘揭相亲市场残酷法则:30岁以上女生就太老了
2017-10-09 15:16:00
-
胖不起来和瘦不下去之间,只差这份中医调理清单
2017-10-09 15:16:00
-
手机掉兵马俑土坑只能变文物?官方回应来了……
2017-10-09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