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年轻人该不该让座”不妨借鉴台湾经验
2017-07-06 08:33:00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一些传统的规则、伦理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号召力与约束力,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实现重塑与更新。让座困境说到底,是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做了一天志愿者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一场“年轻人该不该让座”的争论在网上展开。

  抱小孩的妇女需要座位,身体疲倦的年轻男子同样需要座位,当双方都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引发纠纷和冲突在所难免。原本想让座的年轻男子,不堪忍受“道德绑架”,放弃了“成人之美”,而是采取针尖对麦芒的不合作方式——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围绕着让座问题,全社会尚未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认同,不可避免会导致“自说自话”。

  近年来,由让座问题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当可以不让座的“权利自由说”遭遇道德泛化的“年轻人必须让座”,自然会“一摩擦就起火”。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一些传统的规则、伦理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号召力与约束力,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实现重塑与更新。让座困境说到底,是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

  我最近在台湾旅行,发现台湾公交车上的“博爱座”或是一个可以解决类似争端的方式。“博爱座”颜色醒目,但并不是某一特定人群的专属座位,而向所有有特殊需要的人开放。如果年轻人有不易被他人察觉的隐疾或者身体不舒服需要座位的,老年人也没有资格要求年轻人让座。

  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变迁,保障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逐渐从人情、道德、伦理转向了规则、契约。让座并非强制性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柔性的社会规范。在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座位要让给那些更有需要的人,前提是年轻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年轻人患有隐疾或者身体不舒服,可以拒绝让座。毕竟,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座位并不理所当然地属于哪一类群体,而是面向所有有需要的乘客。明白道德与法律的界限,不强人所难又懂得互相体谅,让座不能依靠“道德绑架”,而是要给予让座行为更多的激励与认同。(杨朝清)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 不让座就堵地铁门,不只是素质差
    我弱我有理”是用道德绑架他人,用看似弱势的地位贩卖他人对自己的同情,有时候已经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如此,才能让美德的归美德,义务的归义务,也不会让特需乘客动不动就发怒了。
    2016-09-03 16:09:36
  • 没想到让座这事儿竟被如此吐槽
    道德是一种“软约束” ,它不具备强迫性,谁也不能强迫年轻人“必须”给老年人让座。但是,道德在文明的进程中不可或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追求,让社会变得不那么冷酷。针对“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的网友态度,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老人的态度有值得检省的地方,但不管如何,当老弱出现之后,年轻人必须站起来让座。我也相信,那些在公共场所能够体谅和照顾老人的年轻人,更温暖更有责任感。
    2016-06-16 16:33:22
  • 不让座什么时候成了一种本分
    年轻人即便率先占座,并不意味着享有一直坐下去的权利,当老弱出现之后,必须站起来让座。换而言之,让座是本分,不让座没名分” ,让座才是一个年轻人应该做的,一个向上向善的年轻人不应该拒不让座。
    2016-06-15 16:08:43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会场加强安保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会场加强安保
    白鹭亮翅
    白鹭亮翅
    美国小伙10分钟吃72个热狗创新高
    美国小伙10分钟吃72个热狗创新高
    安徽霍山:雨后大别山
    安徽霍山:雨后大别山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2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