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你好“和平”,我是中国军人
2017-07-27 12:45:16 来源: 解放军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把和平竖起来,需要力量,需要忠诚,需要崇高,需要爱。

    把和平竖起来,需要共识,需要合作,需要大国担当。

    把“和平”竖起来——这张照片拍摄于2009年11月30日,在黎巴嫩、以色列的“蓝线”边境,中国第六批赴黎巴嫩维和官兵正竖起象征和平的蓝色界桩。

    2006年7月,黎以爆发军事冲突。联合国划定的“蓝线”周围是黎以边境极度敏感地区,到处是雷场和铁丝网。中国维和官兵就在这条“紧绷的神经”上工作,将一条121公里长的蓝线划在这片不安的边境上。

    这张照片看起来极为普通,却让人心头一热,浮想联翩。

    把和平竖起来,谈何容易?

    把和平竖起来,需要力量,需要忠诚,需要崇高,需要爱。

    把和平竖起来,需要共识,需要合作,需要大国担当。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至今,时序已翻过46个春秋。

    从世界的视角看,这是非同寻常的46年。

    它见证了冷战的裂变。这期间,冷战从“最后挣扎”走向“寿终正寝”。

    它经历了安全的裂变。以“9·11事件”为标志,在传统安全威胁犹存的同时,非传统安全威胁升级为人类面临的双重威胁之一。

    它蕴含着经济的裂变。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被称为“60年来最糟的市场危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深陷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重困境。

    它孕育了技术的裂变。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化的浪潮,改变了地球村村民的生存方式。

    世界向我们展示了它残酷而令人忧伤的一面:大规模局部战争,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国内冲突,恐怖主义袭击,地震的突发,洪水的肆虐,病毒的侵袭……大批人员死伤,大批财产损毁,民众得不到安全,国家得不到安宁,经济社会发展受阻乃至停滞……

    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在挑战和风险面前,在彷徨和犹豫面前,世界听到了中国沉稳而洪亮的声音:“我们来了!”

    在地球的许多角落,那些经历动荡和灾难的人们发现,“中国来了”,很多时候是“中国军人来了”;“中国伸出援手”,很多时候是“中国军人伸出援手”。

    是的,中国担当,离不开中国军人的担当。“走出去”,是时代对这支文明之师的召唤,是世界对这支和平之师的期待。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国际灾难救援行动,参与国际军控核查行动,参与国际反恐行动,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行动,推进与世界各国军队全方位、各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与互信——在世界的舞台上,每一次出现中国军人的身影,都彰显着这个大国的担当,展现着这支军队的形象。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用雷鸣般的掌声,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回望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人们的脑海会闪现这个词:铁肩。

    铁肩何为?为的是“担道义”,为的是维护和平——

    2015年9月26日至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坛。在联合国维和峰会上的讲话中,他向世界郑重表明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立场,并宣布: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加维和行动已经25年,成为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这是封建时代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今天的中国军人,不仅有这样的家国情怀,还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世界情怀。这份世界情怀,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自1990年4月,中国首次向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拉开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以来,中国维和人员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马里、苏丹和南苏丹等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7年来,中国共派出3万余人次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目前,中国维和部队约有2400人在5个任务区守护和平。

    不仅是维和,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受灾国疾病防治,海外撤侨等其他战场,中国军人的身影也无不象征着可靠、坚实、有力。

    然而,维护和平是有代价的,甚至,代价高昂。

    2016年7月10日晚,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辆装甲车在联合国营地执行难民警戒任务时,被一发炮弹击中,造成2人牺牲、5人受伤。

    仅仅一个多月前,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遭遇恐怖袭击,1人牺牲、4人受伤。

    两次申请参加维和、牺牲于马里的维和士兵申亮亮,生前的微信签名是“勇敢勇敢”。是啊,不够勇敢怎能维护和平?不洒热血如何捍卫和平?

    “宁愿如流星陨落,也要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更多的地方。”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有13名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联合国授予中国军人的和平勋章、哈马舍尔德勋章,是见证也是表彰。

    不仅十分勇敢、甘于奉献,而且很有智慧、勇于创新——联合国维和部队司令官对中国军人的印象其来有自:在维和任务区,中国官兵创造的“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已成“中国品牌”。中国军人“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和平、安全和自由”——联合国官员的赞誉名副其实:不论在维和一线,还是在国际救援等其他战场,中国军人向世人展示的,始终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不仅如此,这支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军队,无论走到哪里,总能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官兵们积极弘扬和平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信任、合作、友好之意。他们不仅参与维护和平,而且参与建设和平。

    “你好,中国!”

    “你好,中国军人!”

    这是世界各地人们对当今中国、当代中国军人的亲切问候。

    “你好,世界!”

    “你好,和平!”

    这是当今中国、当代中国军人对世界的真诚回应。(董国政)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即将向公众开放
    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即将向公众开放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伏汛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伏汛
    龙滩水电站开闸泄洪
    龙滩水电站开闸泄洪
    “科学”号探秘南海
    “科学”号探秘南海
    
    0101601500000000000000000111990712966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