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努力协调解决天然气源,地方政府不妨开放思路,不只是做“气”的文章,从其他方面做一些暖心的补救措施。
近日,北方大部分地区大幅降温,而同时,天然气供应紧张的消息也频频传来。据报道,河北省发改委已启动全省天然气需求侧管理机制,于11月28日零时起进入全省天然气供应橙色预警,即严重紧张状态预警。据了解,目前河北全省天然气供需缺口达10%—20%,或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其实,不仅河北,在河南、湖北、陕西等多地都出现了天然气紧张的情况,不少使用天然气供暖的小区暖气迟迟不热。
供暖季刚刚开始,最寒冷的日子还没有到来,天然气供应就开始“预警”,确实让人措手不及。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悬着一个问号:为什么会出现眼下这种状况?
从国际大背景来看,这是因为国际液化天然气最重要的供应商没有将天然气送进中国市场。从国内来看,这些年来,天然气供应紧张的趋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即便没有煤改气这个最大的变量,社会用气量也在逐年递增。而从今年起,出于清洁空气的硬性要求,全国各地在强力推进煤改气,骤然增加的需求无疑使原本就缺乏冗余的供应更加紧张。
在气源供应趋紧的情势下,一些地方坚持“保民生”的思路,将有限的天然气资源向基本的吃饭、取暖倾斜,值得肯定。天寒地冻,决不能让民众忍饥挨冻。气源再紧,也应该有这样的底线思维。
除了努力协调解决气源,地方政府不妨开放思路,不只是做天然气的文章,从其他方面做一些暖心的补救措施。
短期来看,对于已经拆除燃煤锅炉的地方,“气”若实在不够用,那么,地方政府可以尽快制定相应的用电补助标准,比如适当降低某些时间段的电价,鼓励大家用电取暖。
而从长远看,除了煤改气要通盘考虑、循序渐进之外,有关方面也不妨尝试使用多种能源,而不是拘执于一途。按照目前我国天然气的供给能力,短期内恐怕难以满足全面煤改气的需求。更不要说,以大多数农村的民众收入水平,恐怕也难以承担天然气取暖的费用。
在这方面,其实不妨借鉴一下北京等地的煤改电经验。据报道,2017-2018年采暖季,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将达百万户,减少的散煤燃烧量将十分可观。对完成“煤改电”改造任务的村庄,住户在晚21:00至次日6:00享受0.3元/度的低谷电价,同时市、区两级财政再各补贴0.1元/度,补贴用电限额为每个取暖季每户1万度。
而以前,村民每度两毛钱的补贴要经过层层报批审核,下发到村民电表当中的时候,已经是采暖季过后五六个月了。从2017-2018年采暖季开始,市区两级政府的补贴直接拨付给电力公司,也就是说,这项补贴不需要申请,直接由电力公司把补贴度数打到居民电表。另外,北京各区也对采用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的家庭给予2万余元不等的补贴。
这些措施,无疑大大加快了北京“煤改电”的进程。而各地若是在气源紧张的情况下,也不妨加快推进煤改电的步伐。
头顶的蓝天与民生的冷暖,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关系。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增进公共利益而不是相反。
当然,以上种种都是补救措施。另外,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将国际上丰富的天然气引进中国,这也需要打破天然气进口垄断,引入竞争、加强合作,国内用气才不至于捉襟见肘。(社论)
-
天然气调价并非只为“减负”
受制于供求关系的硬约束,短期内,天然气价格彻底随行就市尚无可能,但从中长期计,市场化定价一定是气改的最终之结果。2017-08-31 08:29:35
-
天然气价改 上游企业“不受伤”
聽 聽 聽 聽国家发改委决定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11月20日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下调幅度为0.7元/立方米。这也是继4月1日存增量气并轨后,年内的第二次价格调整,或称价格改革。从长远来看,天然气价格调整,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是“双赢” ,对政府而言,则是多了一个有效保护环境的措施,可谓一举多得。2015-11-21 09:02:53
-
天然气市场化,价改只是开始
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完全放开气源价格,政府只对民用的天然气价格进行监管,但也需要在做好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的前提下,逐步理顺居民用气价格。2015-03-01 10:04:27

-
这个世界瞩目的大会今天开幕 看点全在这里!
2017-12-03 09:59:38
-
国际残疾人日 | 这些暖政和服务请收下
2017-12-03 09:59:38
-
“坐火车一律买票”向“垄断福利”说不
2017-12-03 09:59:38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 气温普遍下降4~6℃
2017-12-03 09:59:38
-
2017年只剩20多天!这假期还没休?
2017-12-03 09: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