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开学后,全国所有地区的小学、初中起始年级都拿到了全新的“部编本”教材。不过,新教材也成了人们捉差错的对象。很快,有人就在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发现了一处差错。
在一节《名联欣赏》小栏目中,选用了描写杭州西湖的一副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但教材中却误把“水水山山”写成了“山山水水”。这属于典型的知识性错误。别看两个词只是简单对调一下,但这样不仅写错原文,而且违反了对联的平仄规范。
教材出现文字性、知识性、规范性等差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3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也曾被狂吐槽过。当时,也是七年级语文教材,有人一口气挑出30多处错误,并将人教社告上法院。虽然人教社只承认存在6处错误,但还是公开致歉了。毕竟出现这么多差错,实在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按照《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编校质量属合格。负责教材编撰的机构当然可以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辩解,但是很显然,教材的差错率不能仅满足于及格线。或者说,公众对教材差错率极其敏感,几乎是零容忍。因此,教材编撰机构也应以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没有相应机制。从目前来看,多数教材的编撰工作仍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这倒也不是说编撰者没有征求专业人士和学校意见,但因为渠道相对狭窄,加上编撰出版过程匆忙,这就很难避免差错的出现。实际上,语文教材这处差错的出现,也表明了其征求意见以及评审把关体系是不严密的。如果有相关方面的专家把关,想必不会出现这一低级的知识性错误。尤其是,如今语文教材增加了古文的比例,更需要有这方面的专家来把关。
但更重要的,教材编写可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即在正式出版之前,将文本发布出来公开征求意见。当然,这实际上还是为了听取更多的专业意见,而不是让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该不该选哪篇文章,这样也是搞不好教材编写工作的。教材正式出版后,还有人能挑出这么多差错,可见民间也有高手。或者说,就某一领域、某一具体问题,肯定有人比编撰人员了解得更多、更专业。听取来自于这些人的专业意见,正是教材公开征求意见的价值所在。
部编教材是全国统一使用文本,具有公共性,率先公开征求意见也符合其宗旨。这样的话,就算不能做到零差错,至少能避免发生类似低级错误。(魏英杰)
-
开放编写教材,避免“致命错误”
教材编写应当建立开放的机制,地方教材尤其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有多个版本的不同教材,由各学校自主选择使用,在选择时充分听取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这样才能促进地方教材更具地方特色,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和教育效果。2017-09-08 08:28:24
-
避免教材“致命错误”,何不“开门”编审?
不妨用“开门编教材”代替“闭门造书”,纳入“专业第三方挑错”环节,吸纳社会监督,将错误率降至最低。2017-09-08 08:28:21
-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教材改革发挥更大作用
教材的编写改革、内容调整,要起到实际作用,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又受制于教育评价制度。2017-08-30 08:54:41
-
如何才能让“空巢父母”不空心?
2017-09-27 11:31:27
-
4类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017-09-27 11:31:27
-
今秋最强冷空气来袭,北京"最长夏天"或结束
2017-09-27 11:31:27
-
十月新规:侮辱国歌或被追究刑责
2017-09-27 11:31:27
-
花百万留学回国做按摩师,真的丢人吗?
2017-09-26 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