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名北大女硕士生撰写的一篇网文火了。在这篇长达1.7万字的文章中,她巨细无遗地讲述了自己校招与浙江某银行签订三方合同,结果入职一个多月后就跳槽到杭州一家IT公司的故事。
许多网友在公号文章下面跟帖,有人祝福她终于和男友在一个城市里工作,也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过于矫情。其实,不去谈文章本身写得怎么样(文字确实啰嗦),也不去看这名北大女生是否只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炫耀(可能只是无意识地流露),换个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关于一个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的样本。
这个样本或者说案例固然有其特殊的地方,比如她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限定了一定要和男友在一个城市工作,以至于可选择余地大大缩小,但从她和男友对职业的选择,以及决定前往哪座城市工作,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在她和男友选择毕业后去向的初选名单中,北京作为他们读书的城市,却第一时间被PASS了。她说:我们都不想毕业后留在北京,北京虽然机会多但竞争也更激烈,考虑备选的未来发展城市有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有较多互联网行业工作机会的城市。这里的关键词是,“有较多互联网行业工作机会”。由此可见,一个城市的互联网行业发达与否,已经成为许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首选项。
他们这样想,并不仅仅是因为专业相关,而在于认为互联网行业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这也是导致她入职浙江某银行后又迅速辞职的主要原因。
深圳是他们落脚的第一站,但男友在深圳实习后发现,这座城市并不适合他。而杭州本来就在他们的选项中,加上她男友拿到了杭州的工作机会,所以她也把杭州作为求职的主要目标。那么,杭州在他们心里是什么样的一座城市呢?她男友满意地说,(杭州)“那当然是风光优美,生活气息浓,文化底蕴深,医疗教育发达……”她则认为:“杭州的互联网的确发展得还不错,可毕竟不是一线城市,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机会。”
换句话说,他们对杭州的未来是看好的,也没提到房价问题,只是觉得适合应届生去的大平台太少。这表明,杭州作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达城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这一点,也可从我一个朋友身上得到印证。他和太太筹划多年,终于在最近从北京辞职到杭州工作。为此,他们甚至准备好了一年后买房子的钱。
对许多求职者来讲,杭州的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人文底蕴深厚,风景优美,生活舒适,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有一点,许多人仍然难以摆脱杭州是一个二线城市的观感,这阻碍了一些优秀人才前来杭州工作的积极性。当求职者只是把杭州当做一个二线城市,也就难免有“退而求其次”的感觉。这样的好处是,他们会主动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而弊端在于,一旦有了更好的机会,他们可能还会远走高飞。试想,如果他们一开始就以一线城市的期望值来看杭州,还会有那么高的满意度吗?
这对杭州更多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无启发性思考。在这些方面,杭州也还有不少可以做的事情。不过这已经超出本文探讨的范畴了。(魏英杰)
-
杭州车牌竞拍创新高,也该降温了
政府部门不是盈利主体,当然不会拿车牌搞创收。那么,要遏制车牌竞拍价格上涨过快,在基本竞价规则不变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实行动态平衡管理的办法。2017-07-27 08:40:56
-
杭州出租车,服务比调价更重要
经历过网约车“洗礼”的杭州出租车行业,又到了变革的窗口。消息称,今年杭州将对涉及交通出行的两部法规进行修订,考虑建立传统出租车动态价格调节机制。2017-05-12 08:29:02
-
杭州峰会展现中国引领力
G20杭州峰会聚焦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体系建设,包容开放维护团结,旗帜鲜明反对逆全球化行动,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2016-10-22 16:28:44

-
耶鲁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不转型,大多数孩子只能卖苦力
2017-09-19 08:40:16
-
一种反向思考,中国大城市的人口真的还不够多
2017-09-19 08:40:16
-
为什么极优秀的中国学子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
2017-09-19 08:40:16
-
雷曼破产九周年:全球金融监管放松需要三思而后行
2017-09-18 08:39:04
-
梁建章:东北最需要的是“产人”政策
2017-09-18 08: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