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时不小心把钱包落在电影院大厅,钱包里只有370元现金,捡钱包的男子竟开口要500元酬金。近日,花300元钱才拿到钱包的李女士向媒体吐槽:这事儿真的合理合法吗?湖北皋野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邱华表示,归还失物索要报酬的做法不违法,但从道德的角度来说,还是提倡拾金不昧。
类似的“拾金索酬”事件,近年来屡屡见诸报端并引发争议,该讲的法理和道理都已经讲了,笔者之所以“老调重弹”,主要是针对邱华律师“拾金索酬不违法”的表态,这个表态还被写进新闻标题,可能会对受众产生误导。现实中,有些“拾金索酬”行为其实已涉嫌违法,甚至游走在犯罪的边缘,“拾金索酬不违法”绝不可一概而论,我们有必要对拾得人作出郑重的提醒。
拾金不昧是美德,应予大力提倡,但法律上也给“拾金索酬”开了绿灯,适当的酬谢不仅是对拾得人的合理补偿,而且可以减少非法隐匿,可谓一举两得,照顾到了失主与拾得人双方的权益。但是,“拾金索酬”是有严格法律界限的,突破界限便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其一,究竟是“捡”还是“拿”?李女士的钱包遗失在电影院大厅,一名男子看到无人看管的包便不声不吭地“捡”回家,这与在大街上捡到别人的东西,性质上似乎不一样——他为什么不交给影院保管?或者,为什么不送交公安机关?有网友认为这不是“捡”而是“偷”,可能有些偏激,用“拿”似乎更为妥当。2015年媒体也报道过一起类似事件:从西安到铜川办事的李先生在一家面馆吃饭时,不慎将提包落在面馆的桌子上,一名女士便将之“拿”回家,然后索要巨额报酬。拾得人的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捡”?他们事后还包,究竟是做好事还是忌惮面馆和影院里的监控?如此“拾金索酬”,或许离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其二,先归还失物还是先索要报酬?现实中,不少拾得人狮子大开口,如果失主不同意,便拒绝归还失物,以此作为要挟,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我国《物权法》对于遗失物的处理有两点规定:一是“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二是“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从法律关系上看,归还失物与索要报酬一码归一码,捡到他人的东西必须归还,这是前提,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换言之,不能把索要报酬当成归还失物的前提条件,相反,只有先归还别人的东西,然后才能索要报酬。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失物,便可能构成不当得利、非法隐匿甚至敲诈勒索。
其三,“必要费用”不是一个筐。如上所述,拾得人应获取的报酬,仅仅是保管失物的“必要费用”,把别人的包“拿”回家再归还,这个过程能产生多少“必要费用”呢?虽然法律对“必要费用”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但“必要”二字本身就是一种限定,索要500元明显不合情理。拾得人索要超出“必要费用”的报酬,须以失主愿意支付为前提,不可强行索要;如果拾得人对失主给的报酬不满意,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必要费用”是多少。(浦江潮)
-
【影巢周刊】一个转身,惊艳了时光
2017-05-08 13:24:37
-
【时空新闻】世界红十字日近十年主题盘点
2017-05-08 10:44:54
-
加班文化盛行,我们如何走出过劳时代?
2017-05-08 10:44:54
-
“三不收”局长缘何会轰然倒下?
2017-05-08 14:34:02
-
“假结婚”产业链何时退出历史舞台?
2017-05-08 14: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