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应用炒概念,不管实效讲故事的“人工智能”可以歇歇了。未来应该着眼于人工智能如何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需要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
人工智能近来很火。普通人如何感受人工智能?跟阿尔法狗对弈也许不太好实现,但跟自己手机“对话”就容易多了。拿起手机,屏幕自动点亮,放下就自动锁屏;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打电话,不再需要扯着嗓门嚷嚷,手机能将说话人声与背景噪音分开并增强,轻声细语也能顺畅交流……这些功能,依靠人工智能芯片,在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
在手机上显神通,应用从B端(商家端)走向C端(客户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好现象,说明经过几起几落,人工智能的“虚火”在慢慢下降,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正是在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不谈应用炒概念,不管实效讲故事的“人工智能”可以歇歇了。未来谈论人工智能,应该更多地谈一谈如何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仍在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长远发展。比如人工神经网络“火”过不止一次。此前的大“火”是在上世纪末,学术界关于神经网络的论文比比皆是,能解决的问题却寥寥无几,发展无以为继直至渐渐冷却。说明无论学术追捧、资本追逐多么热闹,如果无法与实际市场需求结合,人工智能就缺乏发展后劲与动力。今年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将“市场主导”作为基本原则,人工智能发展要坚持应用导向,用市场需求不断牵引,刺激技术进步。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多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大量行业和领域能够与现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但技术并不是生搬就能用好,要细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各个环节,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如何融入,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应当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不仅要拿得出硬技术,还要提升软实力,加强精益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先进了,各项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相匹配,才能让好技术真正发挥效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扶持之余更要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管,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比如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为技术提供更多应用对象;建立标准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等等。
此外,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不仅将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应用纳入有序监管的视野,也要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赵展慧)
-
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某些传统行业也有可能因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而发生颠覆式变革,例如出租车、零售行业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未雨绸缪,做好预案,从而更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2017-11-20 11:16:20
-
人工智能时代,哪类公职人员会被替代
无论公职人员是否愿意,人工智能必然要部分替代公职人员的工作,这是浩浩荡荡的历史大趋势。2017-09-25 08:41:15
-
人工智能反而会带来新就业
当我们在讨论新技术是否会减少就业的时候,更要看到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新的社会分工,而这些新行业所创造的就业,是不会出现在现在研究者的脑海中。2017-09-22 08:39:55
-
人才缺口300万,给孩子找合格幼师为何难?
2017-11-27 08:40:03
-
工匠可落户北京,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017-11-26 11:54:44
-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如何让人动不了你的押金?
2017-11-26 11:54:44
-
铁路五年“小目标”:2020年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
2017-11-26 11:54:44
-
碳家族添新丁: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
2017-11-26 11: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