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都应该回归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本意
暑假已过大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依旧十分火热。据悉,今年通过某旅游网站报名海外游学团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0%。在英国剑桥,受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影响,泛舟河上已成中国孩子必选项目,以至一条小河上人头攒动。透过热闹和喧嚣,如何体现海外游学的教育价值和人文气息,发人思考。
海外游学热,一定程度上是国内游学热的延续。许多家长早就带孩子参观过国内的清华、北大等名校,为了让孩子感受一下世界名校氛围,形成国际视野,趁暑假到海外转一圈,本无可厚非。然而,在对海外游学的目的和内容缺乏成熟考虑的情况下,抱有“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的想法,甚至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就值得商榷了。有家长在10天花了数万元之后抱怨,“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钱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显然更是因缺乏正确认识而随波逐流的结果。
对父母来说,海外游学当以体验文化和生活、提升孩子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回归教育本意,理性选择合适的夏令营,切忌一拥而上、人云亦云。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意识尚不能胜任独自游学的要求,如果家长或组织者缺乏相应的引导,很容易变成“到此一游”,甚至助长了孩子之间的攀比现象。因此,作为家长,对待海外游学应量力而行,兼顾自身情况和实际效果,并正确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帮助他们把所学所看应用于生活与学习,这远比游学本身更重要。
往深层次看,海外游学的火爆,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之所以选择暑期海外游学,是担心享受不到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孩子留学早做准备。对于这种教育焦虑,一方面应该予以正视,加快国内的教育发展,满足更多人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教育是一项兼容并蓄的事业,需要在借鉴他人长处的基础上树立自信,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据报道,中国的数学教材将于明年1月正式进入英国小学课堂,英国将投入4100万英镑推广“上海模式”教育。西方教育正在不断向东看,我们也应对自身的教育充满信心。
海外游学需求大、市场旺,相应的监管需要完善。据了解,中国赴海外游学的市场总规模已达上百亿元,利益驱动之下,海外游学市场不乏乱象。比如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机构发展良莠不齐,部分机构的宣传与实际不符,等等。家长和孩子在噱头的吸引下,本以为要全面接触海外名校,到了才知道就是去校园走一走,草坪上坐一坐,名师课堂更是子虚乌有。规范游学市场,除了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服务性标准,还应该建立相关评价体系,高标准提高游学机构的准入门槛。同时,作为很多海外游学的组织方,学校要多一份责任心,以促进学生学业、提升多维能力为导向,杜绝与游学机构的利益关联,避免被“产业链”的逻辑所捕获。相关部门也应严格规范监督,确保家长和学生的消费权益,真正做到游出去、学回来。
古人说,“一旦远游学,如舟涉江湖”“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不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都应该回归教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本意,在增广见闻、开放融合之中找到教育自信,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提升。(李素利)
-
斩断海外游学“向钱看”的利益链
就当前来看,海外游学已成一门“时髦生意”——对家长来说,只是赶的一个时髦;对学校和机构来说,却是一门生意。2017-08-15 08:01:36
-
低龄化游学,不过到此一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可以实现知行结合,拓展视野。不过,对于眼下日益低龄化的海外游学热,其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不能不打个问号。2017-08-14 09:24:17
-
暑假“游学团”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一个为期十几天的“游学团”确实装不下那么多东西,家长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倘若节衣缩食让孩子参团,则无必要, “游学团”收益很难经得起成本效益计算。2016-08-16 17:00:25
-
如果35岁破产还有可能逆袭吗?
2017-08-17 08:28:27
-
用户口吸引人才不是二线城市唯一的选择
2017-08-17 08:28:27
-
快来看!租房市场近期利好不断
2017-08-16 17:34:34
-
再挥“301”大棒,山姆大叔图个啥
2017-08-16 13:26:40
-
麻烦缠身的在线教育,你怎么看?
2017-08-16 1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