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报道,从2003年开始,一种叫做“生物共振波”检测、治疗过敏的技术从德国引进国内,随后,全国多家医院甚至三甲医院都购买此类设备。不用抽血、不用皮试,只要患者拿着电极检测十几分钟,就能快速知道你对哪些物质过敏。然而,从德国传来的消息却是,已经有多家学术期刊刊登过该技术不能检测过敏的文章。
国外喊打的伪科学,国内却成了香饽饽,真想问问,医疗器械监管部门是基于哪些理由通过了审批?到底是谁拍板?谁引进?谁推广的呢?
客观上讲,一些患者被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所忽悠,自身科学素养欠缺确是其中一原因。比如,钱江晚报近日报道,浙江有个男子,一晚上连吃54根棒冰,他竟不知道这样会导致肾脏急性衰竭乃至丧命。还有一户人家更奇葩,一个晚上竟然在房间里点了20盘蚊香,结果差点一家五口都和蚊子同归于尽了。至于深信那些什么查基因能够预测癌症,看指甲的红白分布能判断五脏六腑有啥毛病的荒唐事,更是不胜枚举。这说明如今一些人的科学素养仍不容乐观。
但是,主要板子不能打在患者的身上,毕竟,现代医疗专业性越来越强,即使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很难靠自己判断一个新奇的医疗方法是否靠谱。比如魏则西,也是理工科的大学生,你总不能说他科学素养很低吧。但他也相信了一个很不靠谱的所谓先进疗法,糊里糊涂地把命给搭进去。所以,对这类器械的把握,责任还是要落在医务人员身上。事实上,如今的各大医院里,一般医生的专业学历都在硕士以上,博士毕业的也不是个稀罕事,人们较难相信,他们就没看出这些所谓的来自德国的高科技,其实是什么玩意?何况国内也有一些科学家多次对此提出质疑。
有些医务人员不愿戳破生物共振波治过敏这个骗局,是因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比如有些管理部门对于所谓新技术的过于热衷,导致很多科室都存在开发新业务的内在压力。每个科室都有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同时,他们更怕得罪同事领导,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不能对这些明知有猫腻却不敢挺身而出的医务人员多指责什么。一个团体的道德水平,是和整个社会的平均水平紧密相关的,我们无法脱离当下的实际情况去苛求医务人员。但是,因为医生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对其道德水平的要求是要高出其他行业的。我特别佩服《大宅门》的白老大,即使是被判了斩监侯,仍然不计前嫌去给仇家詹王府的老福晋看病,这真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届“医者父母心”的情怀与操守。
医疗行业是保障人们基本生存与生命公平的行业,所以,人们对这行业是期望高而责之切。这件事上,我们是要追问医疗器械监管部门的责任,但我们更要追问,为什么从2003年开始,这么多年了,却几乎没有经手过此事的业内人士去举报这事?不能凡事都怪监督机制,总有百密一疏时。每个经办者的道德人品和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所以,对于“生物共振波”的经办者们,我只求求你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还是要先摸摸自己的良心。(项向荣)
-
坐月子中暑身亡,伪科学成了“心中贼”
年轻的妈妈们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最为美好的阶段,就因为家人的无知与偏见,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前车之鉴,没能成为后车之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2017-07-18 08:53:31
-
还科学一份纯粹与沉潜
2017-06-15 09:07:56
-
重构科学评价体系,跳出“唯量化”陷阱
如果说,GDP造假的逻辑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那么互联网行业的数据造假的逻辑便是“数字生钱,钱生数字”。2017-06-13 08:44:19

-
中国人的这个技能,又让日本朋友震惊了
2017-07-24 08:42:04
-
长子"密会",特朗普"通俄门"接下来会怎么演?
2017-07-24 08:42:04
-
马云演小品,刘永好唱京剧,优秀企业家最"善变"
2017-07-24 08:42:04
-
猛虎到"熊袭",动物园危险为何难杜绝?
2017-07-24 08:11:43
-
【影巢周刊】芙蕖花开:夏日荷花别样红
2017-07-23 1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