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对自己署名文章都掌控不了,写什么不知道,刊发哪了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不是管理存在明显的隐患?
近日,一篇刊登在6月23日《延安日报》二版、署名为中共延安市富县县委书记李某的文章,因内容与新华社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时评文章共有800多字雷同,而被网友质疑涉嫌抄袭。
官员讲话或喊口号涉嫌抄袭,不是“新”闻,最近才发生过陕西神木县街头大标语“热爱长沙”的笑谈。
这次不同之处在于,富县有关方面称,经初步核实,该文章由县委办组织撰写,李某本人并不知情。至于为何会以署名文章形式见报发表,李某也不知情。该事件在网上曝出并引发广泛关注后,李某已就此事向市里有关领导当面做了汇报。
这样解释,恐怕问题就更大了——比涉嫌抄袭还要大。
某些基层领导因太忙或不擅长文字,有专门的人搜集材料、组织撰写,这不是什么越轨的事。但总还是有个底线的:领导总要对写什么、怎么写,给出指导意见;公开发表的稿子,总要做最后的审定把关。
尤其是自称县委书记个人的“学习心得”,怎么说都是个人心得,怎能从头到尾完全不知情?如果什么都不是自己的,是不是说明有些敷衍、糊弄?
根据我有限的官场认知,下级主要领导在上级党报上发署名文章,通常是有详细规定的,起码也是有“游戏规则”的,不能是想上就上。如果县委办的几个人捣鼓捣鼓,就能捣鼓到上级党报上署名发表,“欺瞒”着县委书记完全不知情,未免令人后怕:就算没有抄袭,这也是“挖坑”。
再延伸一点说,如果一个县委书记,对自己署名文章都掌控不了,写什么不知道,刊发哪了不知道,一问三不知,是不是管理存在明显的隐患?
按照当地对外宣称的口径,李书记的汇报是“底下人擅自绕过自己署名发表”。但纵是如此,“欺瞒”背后的问题——把署名学习心得当“官样文章”敷衍应对,发表前后署名者压根不知情等怪谲现象,显然也难言正常。比起只对“欺瞒者”追责,反思这类生态也很有必要。
当然此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地涉事官员被网友质疑之后慌了神,急忙搞责任“切割”。如果这是一种危机公关的套路,我觉得涉事官员可以把出这种损招的人撵远:写学习文章整段照搬,只能说是学习风气不正、写文章态度不端,或者说写文章水平不高、做事情不走心。如果还要强调“什么都不知道”,领导大名可以被四处使用,还给了属下一个“遇到问题领导不敢担责让我们背锅”的印象,恐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实话实说成本最低,实事求是价值最大。被署名文章“涉嫌抄袭”,自己却不知情,这反映的问题不小于抄袭本身。所以,尊重常识认知,好好反省问题,以诚意换取舆论谅解,恐怕比看起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什么都不知情”,要更有意义。(普沙岭)
-
[及时点]内容抄袭的“10万+”,值得读吗?
这些爆款文章,并没有让人可敬的价值观,没有文字本该有的坚守和担当,一切只是为了生意而已。2017-04-11 16:08:31
-
抄袭没有“情有可原”
刹住网络文学抄袭之风,不是靠指责技术与市场这些“背锅侠”,而是要通过严惩抄袭者来实现。因为只有将抄袭之恶实打实地定位在个体之上,立起“南门之木”,让社会对抄袭的惩罚看得见,方能有痛切的警示之效。2017-02-20 08:43:19
-
抄袭论文被查别只是“点背”
这也是人们想讲的,抄袭论文被查别只是“点背”。希望有一种良好机制存在,让那些论文造假的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从而倒逼健康生态的产生。2017-01-23 08:31:51
-
看完这篇报告,就知道往后30年该不该囤房了
2017-07-04 18:20:19
-
不要把国内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美国
2017-07-04 15:31:20
-
楼继伟清华演讲:1993年的改革是一个奇迹
2017-07-04 15:31:20
-
你怎么看?中小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017-07-04 13:50:38
-
人社部:事业单位人员违纪将影响养老金
2017-07-04 13: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