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部长等记者”,政务公开身段更显“柔软”
2017-03-14 08:21:55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从记者等部长、等不到部长,到现在部长等记者、部长主动“接招”,变化的不仅仅是“主客之势”,还有政府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姿态。

  “以前是记者等部长,现在是部长等记者。”据新华社报道,3月12日上午8点,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距离“两会部长通道”开始还有10分钟,五六名国务院部门负责人已经提早到达,做好“接招”热点问题的准备。

  与前些年上会记者围堵部长却往往遭婉拒相比,最近两年部长们的“身段”显然更柔软,“部长通道”与媒体的距离也更近了。从记者等部长、等不到部长,到现在部长等记者、部长主动“接招”,变化的不仅仅是“主客之势”,还有政府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姿态。

  置身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部长们面临的,不是公开不公开的问题,也不是公开多少、选择公开哪些的问题,而是如何以最坦诚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就曾多次强调,政府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去年和今年两会前,专门要求国务院的部长们主动发声,“要把嘴巴张开,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对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要及时回应,更要把回应结果向老百姓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部长能主动“等”记者,意味着政府职能正在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以往可能只是闭门工作、闷头干活,即便这一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也不愿意向公众公开;若是触碰到敏感问题,更是三缄其口,含糊其辞。这种“吾知道,吾不言”的情形,非但不会取得民众的谅解,反而会加剧民众与政府的隔膜,与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格格不入。

  毕竟,现代政府治理的基本理念就是公开透明,政府政务要实现动态的、全程的、立体的公开,而不仅仅表现为静态的政府信息公开。也即,政务公开不仅包括信息公开,也包括政府行为、程序公正及结果的公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强调向社会公开,更强调与民众互动。有了这样的良性互动,政府方可完成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部长直面媒体,也体现出政府的诚意,不仅免去了逐级汇报、层层请示的信息阻隔与扭曲,也让部长对现实舆情更多一些体察与理解。每一次直面媒体,都可视为一次充实的调研、缜密的思索,而非“虚应故事”,其价值也远非政策宣示,更有参酌民意后的调整、补充、求变。

  部长们走出来、亮身段,是政务公开的进步。不过,对公众来说,每年只有两会期间能够这么高频率地见到部长,仍然很不解渴,所以,不只在两会期间,部长们也需要多接触媒体,回应舆论关切。

  李克强总理此前强调“部长要第一时间回应关切”,也并非单指两会,两会只是政务公开的一个平台而已。说到底,政务公开的实质正是要让政府权力接受监督,从制度层面避免滥权。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常态化,也任重道远的事情。(社论)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京城圆月
    京城圆月
    逃离战火
    逃离战火
    智利山火
    智利山火
    听漏工:“把脉”城市水管
    听漏工:“把脉”城市水管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062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