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筒员一早上只取回11封信 邮政:信筒作为公共设施不会“退出”
来源: 北京晨报 2017-01-25

  投递员:上世纪80年代“夹道欢迎”

  朝阳区水碓子邮局主管投递工作的副局长宁建干了30多年的投递工作。1978年,高中毕业的宁建被招到朝阳邮局当投递员,负责安定门外到德胜门外的信件报纸投递。他还记得那个时候还是老式水泥浇注的圆形信筒。那个年代,因为通讯手段单一,来来往往的信笺几乎成了百姓和外界联络的主要工具,每天都得有二三百封信,再加上报纸,报兜子总是装得满满的。由于邮件量太大,开筒员每天要开三回。

  从安外到德外,宁建每天给居住在这一片的居民送报纸信件,一干就是4年。那个时候,老百姓特别认可邮政投递员这份工作,一来邮政和铁路一样都是“铁饭碗”;二来邮递员来了,老百姓盼着的家书也到了,尤其是每年11月底至次年1月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书。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四点来钟,宁建都会准时出现在胡同口,按例会“喊报、喊信”,比如“人民日报来啦!”这时候,家家户户的人都出来了,等在家门口翘首以盼,或者招呼他“有没有我家的信?”宁建每天也会受到两次“夹道欢迎”的待遇。

  在此期间,宁建转岗到营业部门,几年后又回到投递部门担任管理工作。他记得大约从2000年以后,家书数量就开始逐年在减少。据北京邮政部门2004年统计,当年“家书”类的私人信件大约只占到25%,市民收到的信件中四分之三都是各种信用卡对账单、保险单、商场的打折广告等商业信函。现在,打开信筒,几乎都是公函、商业信件,家书还不到十分之一。取而代之的是,“双十一”过后那数量猛增的电商包裹。

  营业员:常见大学生不会写信

  上世纪80年代,陈兰颖上高中,学校门口有一个铸铁的大信筒,是她对邮局最初的印象。1994年,陈兰颖进入东四邮局做营业员。刚上班的时候,带她的师傅就告诉她,经常会有不识字的客户来寄信,营业员有时候还要帮忙写封家书。结果,等她“独当一面”后,却发现不识字的人几乎没有,倒是经常会遇到大学生来寄信时,提笔写信常犯愁。

  比如不知道写信的格式,经常出现家庭信息不详、收件人姓名写错、收寄件人位置写反的信件,这种信件一般都无法发出。所以每次她在收信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一一确认信息是否正确。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贴邮票,他们经常会遇到邮票正面贴一张,背面贴一张的信件,这种信件,通常都会当作“欠资”处理,退回寄件人。

  在东城区“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中,东四邮局就在周围的史家小学、北新桥小学、交道口小学开展了“书信进校园”的活动,带着孩子体验寄信。去年12月,东棉花胡同幼儿园还主动与邮局取得联系,邮局职工将“书信进校园”活动带到幼儿园,教孩子亲手做贺卡、写信封、贴邮票,再通过邮寄的方式,给父母送祝福。孩子们排着队寄信的场面,被陈兰颖拍了下来发到了朋友圈,引来无数感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37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