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会创,青春正好!由教育部等十二个部委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全国启动仪式日前在天津港举行。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的新青年在历练中形成了一支新锐“双创”大军,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勇于追梦、敢于创新、善于实践,不断挑战自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青春力量。
在启动仪式召开期间,来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学生代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1级博士生吕永阳接受了新华网专访,他率领的“黔程无忧——扶智教育助力乡村旅游的智慧发展之路”项目曾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他带领团队在贵州乡村旅游小镇办起了“夜校”,帮助百姓提升旅游从业技能。同时,团队自主开发了面对乡村旅游的一站式平台,帮助乡村旅游走出大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我们来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新华网:请你介绍一下带领团队在贵州乡村旅游小镇办起了“夜校”,帮助百姓提升旅游从业技能的初衷是什么?
吕永阳:2017年我来到了石阡县支教,一次到国荣乡楼上古寨调研,我发现古寨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但当地人不知如何讲好家乡的故事,游客来了不知如何招待,面临着客源流失严重等问题,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我们开始了挨家挨户调研。调研后发现,当地老百姓面临着教育水平与就业技能不够等问题。于是,我们开始紧锣密鼓筹办“夜校”。大家不识字,就教大家识字,大家不会说普通话,我们就带着大家练普通话。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村民成为旅游从业者。
新华网:在筹办“夜校”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吕永阳:如何让大家走进“夜校”是当时我们面临最困难的问题。当时百姓们都不愿来,乡亲们觉得上课耽误时间,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多耕一亩地。于是我和同学们想出了兑换小礼品,送生活用品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当地人走进课堂,把当地百姓请进“夜校”。同时,我们也会为乡亲们“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建设村民“课上愿意听,课下还想听”的优质夜校。
新华网:如今,“黔程无忧”项目已经形成“活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目前团队发展有多少人?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吕永阳:目前,团队核心成员有12人,还有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实践队。志愿服务队在全国的16所高校里有200多名成员,他们通过长期“线上+线下”的方式来为我们“夜校”服务。社会实践队主要是在寒暑假期间在“夜校”里进行短期的支教活动,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一些实际性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改进“夜校”课程,了解当地的优势,搭建起旅游平台。并跟进主流趋势,针对当地的特色产品,培训老百姓如何直播带货,如何去宣传当地的文化……让我们这个项目为乡村旅游赋能,让大山成为游客可抵达的“诗和远方”。(文字:金鑫 视频:张博 胡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