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五十年磨一剑 铸就超导强国梦
来源: 新华网 2017-01-09

    “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我很快乐!”

    一辈子坚守一件事枯燥吗?在困难条件下坚持研究苦吗?

    “我觉得,我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但是并不枯燥,因为超导研究充满挑战与发现。能将个人的兴趣与生计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选择,这有多快乐!”赵忠贤说。

    “科研工作者,最幸福的就是每天都在逼近真理。”赵忠贤说,“我每研究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新的东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不一样。能够看到崭新的世界,我就感到很幸福,很高兴。虽然有时生活苦一些,干活累一些,但我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就感到很快乐。”

    “给你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人逢年过节喜欢打麻将,胡了很高兴。我们做科研也一样,有时有小‘胡’,有时有大‘胡’。”谈起超导研究为他带来的快乐,赵忠贤的眼中闪烁着光芒,脸上露出孩子般真诚的笑容。不难看出,这位古稀老人对科学研究事业,至今仍有着不变的赤子之心。

    作为我国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赵忠贤的面庞带有科学家的严谨、严格与严肃。然而言谈中,乡音不改的赵忠贤将东北人的乐观与幽默挥洒地淋漓尽致。

    “在1987年的美国物理学年会上,为几千人作演讲,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导研究的重大突破,我感到光荣与骄傲。但回到家,赶上没有蜂窝煤了,我脱了西装,蹬上板车去买煤。当时我儿子刚好拿到一架宝丽来相机,用它试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我蹬板车。虽然形象反差有点大,但在生活里我就是个普通人。而且在那个年代,买蜂窝煤太正常了,物理所的领导干部一样也去冬储大白菜。”直爽的言语令采访现场笑声不断。

    “未来超导研究如有新突破,定有中国人的身影”

    “忠诚超导数十载,后学尽忙挠耳腮。哲贤升温铜雀台,人皆仰止齐喝彩。前征途中觅铁开,楷法自然非意外。辈辈概从磁中猜,模模均朝机理开。”这是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八组全体成员恭贺赵忠贤七十寿辰时的祝辞。

    赵忠贤的学生,对他尊敬、崇拜而又亲近。

    “我和年轻人之间没有太大的距离,上世纪80年代去美国开会,中国的留学生都跑到我的房间来看电视。”赵忠贤笑道。

    超导研究经常要自己磨样品,在毫米量级甚至更小的样品上接引线,“我现在眼花了、手也抖,这些活就算在显微镜下也做不好。现在也不敢熬夜了,身体受不了,干不动了。”

    赵忠贤说,“我经常跟年轻人们说,假如有一天发现我有老年痴呆的迹象了,赶紧告诉我。”

    他称,如今的工作重点有两个,一是凝练学科方向,二是尽可能地为年轻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性,鼓励大家解放思想。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有胆识,有激情、肯吃苦、能战斗、可信赖,思想也不容易受到限制,我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敢于提不同意见,同时为他们创造好的科研环境,使他们能冲出来。”赵忠贤对研究后辈饱含感情。

    赵忠贤勉励后辈,做科学研究要有远大的目标,脚踏实地工作。“现在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但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不一定非像我一样坚持四、五十年,但坚持十年总是可以做到的。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赵忠贤看来,超导研究和应用有着光明的前景。

    超导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推动着量子理论的发展。超导体在能源、医疗、信息、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21世纪战略性技术储备之一。一旦超导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将为人类创造难以估量的效益。

    对于中国超导研究的未来,赵忠贤充满信心。“超导研究在中国深深地扎了根。假如有一天,超导研究又有新突破,一定还会有中国人的身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科学家会找到一种适合于广泛应用的超导体,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赵忠贤说。

       上一页 1 2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10000000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27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