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上的二维码方便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随时掌握施工信息。
作为西安市今年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尚稷路立交(二期)工程承担着助力大西安“北跨”,拉大城市骨架的重要任务,开工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记者近日走访该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自7月15日第一根试验桩成功后,经过60余天的彻夜奋战,工程目前已完成钻孔灌注桩215根、桩基检测124根、承台开挖58个,承台施工完成20个,墩柱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西安城投市政道桥“铁军”正铆足干劲、加足马力,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奋力跑出稳经济增长“加速度”。
不断调整施工方案 全力推进项目进展
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尚稷路立交(二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悉,尚稷路立交工程(二期)项目由西安城投市政道桥集团承建,位于西安市城北,是尚稷路与西铜快速路进行交通转换的交叉口,也是西安市快速路路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立交南北向全长720米,东西向全长 1673.738米,总占地面积为 299.553 亩。
“目前进展顺利,正在进行墩柱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白小东表示,项目开工以来,西安城投市政道桥集团做到人员设备、管理措施、协调保障“三到位”,为项目建设“开足马力”。目前项目部已投入各类施工设备40余台套、管理及施工人员260余名。
“这次施工难度其实不小。”白小东介绍,由于施工区域表层为深层杂填土,下层为砂土地质,地质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给施工增加了难度。现场工作人员发挥“啃硬骨头”的精神驻扎一线,通过技术交底会、方案论证会、工地例会共同商量解决疑难问题,制定应急措施,不断调整施工方案,全力推进项目进展。
同时,由于该项目苗木迁移、车辆疏导、废弃泥浆外运等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手续办理,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多方协调,保障各项工作按节点有序推进。
墩台上都有二维码 施工信息随时掌握
记者在探访施工现场时发现,每个墩台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干啥用的?
“这是采用了一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即BIM技术。”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陈尊鹏解答了记者的疑问,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了解墩台的编号,还有设计图纸,墩柱的钢筋绑扎、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都能够在这个二维码中体现出来,方便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随时掌握施工信息。
近年来,西安城投市政道桥集团在一些大型重点项目施工中,将BIM技术应用于场布策划、可视化交底,进行设计优化和深化,对项目施工技术开发、质量把控和成本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尚稷路立交(二期)工程开工前期,施工人员利用BIM技术,对项目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钢筋加工区、材料堆放区、展示区等区域都进行三维模拟规划。并将桥墩、箱梁等不同类别的每个构件都生成一张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取构件图纸及相关信息。
“此次BIM技术还应用于尚稷路桥梁工程桩基、承台、桥墩、盖梁、箱梁及上面层等区域的三维模型搭建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严抓质量关,构建起智能智慧的防护体系,弥补传统项目管理的缺陷,“通过对项目各类信息进行数据集成,更加直观地呈现项目的施工效果、技术工艺及工程进度,为工程建设管理赋能提效。”
主动参与扬尘治理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在未央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的指导与帮扶下,项目部积极响应“治污减霾 保卫蓝天”的号召,优化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治污减霾要求,按照“六个百分百”“七个到位”规范项目日常施工标准。
同时项目部还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扬尘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对工地车辆冲洗设施、施工道路硬化、降尘设施、裸土覆盖等方面进行每日巡查,引导全体参建人员树立环保自律意识,主动参与扬尘治理工作,着力改善周边环境质量,营造清新美丽的城市生活。
目前项目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介绍,该项目预计2024年1月完成建设任务,建成后不仅能解决尚稷路与西铜快速路之间的交通转换问题,还将有机联系西安北客站、渭北工业区、西咸新区、浐灞生态区及国际港务区等重要节点,促进中心城区—西咸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记者 关颖 通讯员 穆春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