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 18 14:44:58
来源:新华网

城市有机更新为老社区的幸福滋味“提鲜”

字体:

  肥肠粉下锅,盖碗茶散发出缕缕茶香,伴着鸟鸣啁啾,手风琴乐声悠扬,一幅幅成都生活风情画,就在成都市金牛区的西南街社区上演了。(摄影:新华网张可凡 文字:新华网黄晓芸)

  西南街社区建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造前的西南街社区房屋和道路等设施老化,线缆乱成“蛛网”,私搭乱建随处可见,夏季遇上大雨,院子里的水能淹没到小腿深……这里一度被嘲讽为“稀烂街”。(资料图)

  2020年,一场有机更新在这里展开,在保留原有产业本底、建筑风貌、街区风格的基础上,拆除违建、平整道路、引进物业管理、规范商户经营、升级公共空间、利用闲置资源、发展文体活动……西南街社区从内到外焕发出新的活力。

  早晨不到8点,西南街社区的乒乓球俱乐部就热闹起来,大爷大妈纷纷来到这里切磋球技。

  文大爷说:“我今年76岁了,退休前在高中教数学,打乒乓球的爱好是小学时候就有的,以前这里场地小,改造以后,场地变大了,平整了,我每天8点多就会来这里打乒乓球,运动了身体好啊,吃得香,睡得也香!”

  一阵阵手风琴声从乒乓球俱乐部对面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来,西南街社区的“金手指手风琴艺术团”开始了每周一次的乐团活动。

  艺术团团长俞小秋说,艺术团2020年成立,有31个人,平均年龄68岁,以前乐团只能去河边、公园里练习,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给乐团提供了场地,乐团每周五都会来练习一天,团员们在此提高琴技,也为参加比赛做准备。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的空地上,有着30余年历史的坝坝茶茶馆渐渐热闹起来,改造后,这里拓宽了场地,支起了棚子,人们坐在竹椅上,边喝茶边聊天,老成都的记忆就此鲜活起来。

  社区的一个院落里,楼栋长刘大叔(右一)正在和居民拉家常。“我今年67岁了,在这里生活了23年,院落里的居民有什么需求就找我,社区工作有什么需要协调的我也上门宣传。社区改造后,路修好了,环境也变整洁了,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了。”

  在西南街社区的一处小巷子里,修伞匠、修鞋匠、理发匠等老手艺人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我今年54岁了,在西南街修鞋、修自行车、开锁、疏通管道有20多年了。现在路修好了,生活方便了,社区还给我添置了雨篷、柜子、招牌。”周师傅说,这样的安排让他感到踏实、贴心。

  临近中午,社区巷子里的一家餐馆里,张老板和妻子手脚麻利。“我今年50岁了,在这里生活了29年,5年前开了这家手工肥肠粉,5年来,这里变化很大,绿化好了,店面扩大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张老板说。

  街头巷尾,西南街社区也展现出绚丽昂扬的模样。一位大妈撑着伞走过,身姿挺拔,衣衫鲜丽,像在走一场时装秀。

  西南街社区的“青年公寓”以其具有年代感的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

  幸福生活馆里,西南街社区的居民们正在谈天说地。

  延续着老成都的城市记忆,在西南街社区,生活的美好还在继续。

【纠错】 【责任编辑:李婷玉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6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