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0/ 17 09:53:33
来源:新华网

国社@四川|一家两代人为了它们的28年坚守

字体:

  新华社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杨迪、王曦)28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周亮回家乡四川宜宾,协助父亲周世武经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宜宾所”)。目前,这家民营研究所,已经实现长江鲟的全人工繁殖和子三代苗种生产。

  据统计,该所已累计增殖放流长江鲟38.4万尾。此外,在中华鲟、胭脂鱼、圆口铜鱼、岩原鲤等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上,宜宾所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周亮仔细观察长江鲟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是长江上游特有的珍稀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宜宾渔民口中流传着“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的俗语。对鱼儿有浓厚兴趣的周世武一番研究后,搞明白了,“腊子”是中华鲟,“象”是白鲟,“黄排”是胭脂鱼,再加上被称为“沙腊子”的长江鲟,过去都是长江中经常见到的鱼类,有的物种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上亿年。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些鱼类的数量已大幅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当时周世武萌生了创办研究所的想法。

  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筹资金,1993年正式创办宜宾所。他还把周亮从成都叫了回来,研究人工繁育这些珍稀鱼类的方法,同时也饲养江团、鲶鱼等经济鱼类,支撑研究所的运转。

  周亮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的养殖场内查看中华鲟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当时人工繁育中华鲟还没有攻克转食饲料的难关,只吃水蚯蚓或蚯蚓。“相当于顿顿饭都要吃肉,成本很高。”周亮向记者回忆,研究所刚刚起步,没有资金来源,不可能去批量采购,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找。周家父子和同事们一起,每天一大早出发,顶着太阳爬山行走几十公里去挖蚯蚓,中午吃点干粮,傍晚才回到养殖场。

  父子俩以前都不懂水产养殖,只能从头学起。那时住在山上,晚上闲下来就看鱼类专业书籍,不懂就写信去请教专家。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所等单位都给予了他们很多技术支持。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宜宾当地的长江鲟种鱼变得难觅踪迹,周世武父子只能收集幼鱼来饲养。随着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宜宾所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

  不过,一家两代人的坚守最终有了成果。1998年,宜宾所池塘培育的长江鲟亲鱼人工繁殖成功。2004年,长江鲟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同年,周世武从长江所带回的中华鲟达到性成熟,宜宾所实现了对在纯淡水池塘环境下长大的中华鲟性成熟产卵受精。

  2018年,宜宾所与长江所合作实现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生产,获得子三代开口期苗种6万余尾;与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了长江鲟亲本遗传家系的基因检测。

  “行业里有句话叫‘大水养大鱼’。鱼的生长过程,要不断地换更大的塘。”周亮看着研究所鱼塘里的中华鲟说。当年,父亲从湖北荆州抱回来的50尾中华鲟,除去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放流的30尾,剩下的至今还存活3尾。尽管宜宾所在2004年就实现了中华鲟产卵出苗,此后与长江所合作也数次产卵,但效果一直不好,直到2020年才再次实现出苗,此次出苗8万余尾。28年的坚守与等待中,父亲已因病去世,周亮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变成了即将“奔五”的中年人。

  下一次中华鲟出苗还未知何时,但周亮坚信,大江大河才是这些鱼儿的最终归宿。

【纠错】 【责任编辑:蒋燕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30711279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