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有"里"才有面儿 北京老城区背街小巷三年内将"脱胎换骨"
2017-04-12 07:47:54 来源: 经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三年行动”提出“十无”目标

  北京核心区到底有多少“背街小巷”?经过摸底,北京城市管理委给出的答案是2435条。其中,已完成整治提升需巩固加强的761条,需整治提升的1674条(东城区659条,西城区1015条)。

  其实,北京针对“背街小巷”的治理早已开始。2013起,北京每年将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但整治数量离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月底,北京市市长蔡奇在长安街南北邻近区域密集暗访,并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为背街小巷治理“把脉开方”。他提出,要以“十有十无”为内容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建立“街长”“巷长”制。

  以此为契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会同首都精神文明办制定了《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从2017年起,利用3年时间,对核心区即东、西城背街小巷进行集中全面整治提升,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街巷胡同。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内容可归纳为“十无一创建”。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彻底改变市容环境面貌;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环境整治提升成果;三是开展深化文明创建,打造一批文明示范街巷。

  具体到“十无”,是指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

  做到“十无”不容易,不仅要拆除未经批准私自搭建的建筑物,封实“开墙打洞”,恢复街巷原貌,还要整修残墙断壁,有条件的补齐门牌,拆除违规设置的各类广告牌匾标识,确需设置的应统一规范设计,精细实施,具有景观性。

  此外,还要求整修或重新铺设破损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对公共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完好,干净整洁。公共区域能绿尽绿,缺植补栽,多元增绿,花木相宜,古树保护。架空线具备入地条件的实施入地,不具备入地条件的实施梳理……

  靠制度保证治理高效长效

  这么多的要求,这么短的时间,怎么保证“背街小巷”治理落到实处,并实现长效管理?除了建立“街长”“巷长”制,选派街道、社区等党员干部任“街长”“巷长”,负责指导街巷环境整治和管理工作外,《行动方案》还给出了实施准物业化管理,整合下沉执法力量的“药方”,多管齐下,确保环境问题不反弹。

  实施准物业化管理,是指推进专业化服务作业,巩固环境整治提升成果;整合下沉执法力量,则是探索建立街道综合执法平台,实施联合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以西城区为例,“我们区长、街道主任分别任全区和区域总街长,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联系十五个街道,党员干部任街长、巷长”。西城区环境建设办宣传动员科科长周洪宇说,背街小巷治理,需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地面绿化、架空线等治理,他们每年列入一批计划。在明确街巷长管理职责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共建共管。

  谢国民表示,未来北京将按照“十无”环境整治提升内容标准,建立任务台账。“以前整治达到标准的要巩固,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要编入台账,重新进行整治提升,确保整治提升道路不漏、内容不缺。”

  “背街小巷”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北京除明确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精神文明办牵头,加强统筹协调外,还要求市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按照“条专块统”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如:交通委负责指导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有序停放管理;工商局指导治理无证无照治理和开墙打洞;文物局指导做好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保护等。(记者 杨学聪)

  “街长”“巷长”要有大作为

  大街区整洁美丽,小巷子乱象丛生……在很多大城市,背街小巷的“脏乱差”让人心塞。就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不用出三环,走进背街小巷,就能看到垃圾随意倾倒、臭水满地横流、私搭乱建频现、公共道路被私人占领为停车场的种种城市病状。

  前不久,北京市市长蔡奇就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到东城区和西城区明察暗访,提出要以“十有十无”为内容集中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责任落实到街道、社区,建立“街长”“巷长”制,创建一批示范街面、精品胡同。近日,首批“街巷长”已经上任。笔者认为,这一制度安排对根治背街小巷脏乱差顽疾是治本之策。

  仔细观察一下,背街小巷之所以痼疾难医,恰恰因为它位于城区交叉地带,有的在两个区的边界地带,成了“三不管”地带。在这些地方,破窗效应凸显,居民虽然被私搭乱建、乱停车、乱摆摊等现象所苦,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私搭乱建的人切实攫取了利益,反而渐成共同的选择。

  推行“街长制”,能让背街小巷有人管、有动力管、有系统管。通过制度设计,让每一条背街小巷都有人负责。同时,这一制度要落实到位,必须强化考核、监管和问责。背街小巷的管理是“硬骨头”,它涉及千家万户的文明程度,关系到城管、交通、环卫、绿化、工商等多个管理部门。要想真正把背街小巷的问题治理好,既需要实干更需要智慧。

  推行“街长制”,有现实的经验可以借鉴。去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提出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考核问责,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我国,水环境治理体制的新举措“河长制”效果初显。让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这一制度创新对推进河湖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关键点,核心是从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出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严格考核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支撑点,核心是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的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

  借鉴“河长制”的做法,目前,“街长制”已出现在多个省份的基层管理实践中。在这一制度落地过程中,我们期待有关部门注意问题导向,不同背街小巷存在的问题不同,需要破解的难题各异,还需要“街长”们针对不同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以更细致的服务、更精准的管理解决好背街小巷的问题,给市民更多获得感,让城市更有韵味。如果能在实践中有所突破必将为更多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大街区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水平、市民的幸福指数,有时恰恰体现在这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的“里子”中。作为城市管理者,既要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要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背街小巷是城市病集中的地方,是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更需要下大力气,持续发力,做好城市的“里子”,营造平安和谐的城市文明。(王 晋)

   上一页 1 2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闹鱼灯 迎元宵
闹鱼灯 迎元宵

01016024000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79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