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12日电(李国栋 石毅)“仿佛置身草原一样,内心有一种辽阔的诗意和肃穆的恬静在不断升腾。”虽已时隔数日,但对于北京市民邱煜来说,那场来自内蒙古草原的音乐会依然是他隐约在心头、无法逝去的梦幻……
“闭上眼睛,耳边仿佛万马奔腾。”邱煜认为,草原音乐那种深沉悠远的氛围感着实让他迷醉,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诉说思念的情/如今依偎在草原的怀抱/就让这约定凝成永恒……”5月7日晚,初夏的北京之夜绚丽璀璨,芬芳怡人,一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民族剧院激情燃唱,引爆现场。
5月7日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前,观众在剧院门口等候。新华网 石毅摄
演唱会以乐队现场伴奏的形式呈现,突出与观众现场互动的氛围,电声乐、民乐、弦乐、阿卡贝拉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让经典草原歌曲汲取时尚营养、焕发新的活力,带领首都观众重温内蒙古音乐的魅力。
在当日的演唱会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敖包相会》《往日时光》《鸿雁》《赞歌》《天边》等一曲曲经典草原歌曲将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5月7日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现场,歌手呼斯楞在演唱歌曲《鸿雁》。新华网 石毅摄
“我一直跟着唱,嗓子都唱哑了,这些歌曲我很熟悉,在北京听到感觉特别亲切,仿佛回到了往日时光。”谈及5月7日晚的演唱会,曾经在内蒙古工作过7年的北京市民曾兰兰说。
5月7日晚,在入耳入心的动人演唱中,现场观众也随着优美旋律感受着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壮美与辽阔。演唱会气氛最热烈时,全场观众挥舞荧光棒、打开手机闪光灯,开启台上台下“合唱模式”。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仍然沉浸在音乐中久久不肯离开……
5月7日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现场,歌手娜日沙在演唱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新华网 石毅摄
“我喜欢那首将内蒙古长调和短调融合在一起,根据科尔沁传统民歌改编的《赞歌》,它不仅旋律朗朗上口,而且表达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党、对祖国、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我还喜欢同样由内蒙古传统民歌改编的《鸿雁》,它宛转悠扬的旋律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每一次演唱这首歌,都会让无数离开家乡在外打拼的孩子们泪流满面。”青年歌手呼斯楞说,这些歌曲经过创作团队的重新编曲和演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不一样的绚丽色彩。
5月7日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在北京民族剧院演出现场,台下的观众自发跟随歌声挥舞着荧光棒,犹如一片发着绿光的灯海。新华网 石毅摄
“内蒙古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条支流,具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说,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艺术家们根据传统民歌改编创作的《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晨曲》《敖包相会》《各族人民心连心》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作品,奠定了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基础,这些经典歌曲至今依旧被广泛传唱。
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内蒙古草原歌曲在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创作和演唱中,从草原到城市,从蒙古包登上了专业舞台,传遍大江南北。改革开放后逐渐与市场接轨,《牧民歌唱共产党》《弹起我心爱的好必斯》《蓝天的诗》《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雕花的马鞍》《草原恋》《蓝色的故乡》《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一批批优秀作品,让草原歌曲长上了翅膀,飞进全国人民的生活里,成为中国当代歌曲艺术中一道充满特色的靓丽风景线。《天堂》《天边》《蓝色的蒙古高原》《我思念草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白云的故乡》《吉祥三宝》《鸿雁》《银色的毡房》《绿色的草地》等歌曲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批草原歌曲,一次次掀起内蒙古草原歌曲的巅峰时刻。
5月7日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演出现场,A-minor人声乐团在演唱歌曲《天边》。新华网 石毅摄
“我出生于科尔沁草原,深深眷恋着家乡,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那辽阔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蓝天白云下悠扬的歌声,过去在内蒙古生活的记忆又都浮现在脑海。”青年歌手乌兰图雅说,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文艺“培根铸魂”的时代使命,用更多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精品力作回馈时代、回馈人民。
内蒙古音乐历史积淀深厚,在岁月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进入新时代以来,内蒙古草原歌曲在艺术特征上积极接纳和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造就了当代内蒙古草原歌曲的文化艺术新气象,受到各地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如今,一大批内蒙古经典草原歌曲在便捷的媒体技术助力下已从草原走向世界,安达组合、杭盖乐队、哈雅乐团、九宝蓝野/奈热乐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先遣部队,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文艺轻骑兵。”李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