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2/ 17 13:28:0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独家·吉林新观察丨吉林卫星产业“加速跑”!

字体:

  ◆8年来,从0到78颗卫星升空组网,“吉林一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吉林名片

  ◆“吉林一号”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25到27次重访,覆盖面积累计达1.34亿平方公里,具备全球一张图一年更新1次、全国一张图一年更新6次的能力

  ◆产业链上游,是以奥普光电、见真精密机械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300余家航天制造相关企业

  ◆在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余项精准服务,下游辐射带动企业超过300家

  吉林新观察丨老工业基地吉林如何拼高质量发展?在东北首家“独角兽”身上找答案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

  8年来,从0到78颗卫星升空组网,“吉林一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吉林名片、一张中国名片。

  最近一年,7次发射成功,48颗卫星送入轨道,顺利完成上市申报工作。

  在吉林老工业基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以创新作为加速度拔节生长,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它的成长轨迹,为老工业基地如何谋求高质量发展给出一份答案。

  2022年12月,“吉林一号”卫星搭载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准备发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夜已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处的航天信息产业园灯火通明,技术人员加班赶工,对择期发射的新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6星进行调试测试,届时它们将以一箭数十星的形式冲向浩瀚宇宙。

  2014年末公司成立,这是一家十分年轻的高科技企业。背后成绩却十分亮眼:成为东北首家“独角兽”,入选“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78颗在轨卫星组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公司党委书记贾宏光看来,几名科研人员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离所组建公司,如今发展壮大,离不开对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的重视。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研产学并举发展理念,累计研发投入经费超过10亿元,在卫星研制技术上不断更迭。贾宏光说,卫星起初采取的是“星载一体化”模式,跳出以平台为核心的传统理念,根据光学相机去设计配套平台。当时这已经是比较前沿的理念,但公司没有止步于此,于2019年突破“载荷平台相融合”设计技术,大幅减少平台结构,电子学软硬件高度集成。空间节省后,高分03星“体重”降至40公斤级,重量只有初代卫星的十分之一,分辨率依旧保持在0.75米的高水平。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高分03星总装测试工作

  技术不断突破的背后,是众多人才的支撑。

  每年招聘季,“长光卫星发车了”的新闻总能上热搜。尽管身处欠发达地区,但企业以高薪聘请、发放职工交通车等多种方式激励职工。贾宏光介绍,公司十分重视员工创新,鼓励大家在工作中产生创意,企业会定期召开创意评审会,对员工提交的新创意进行评估,一旦通过将给予资金支持。“不仅是公司待遇好,各级政府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闫磊原本在西安一家科技企业工作,因为看中长光卫星鼓励创新的氛围,来到公司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室,从事卫星成像的研制工作。长春市、长春新区分别出台了人才引进的政策,他享受到住房补贴等。“待遇好,舞台大,所以我们才敢想敢拼。”他说。

  2022年10月长光卫星为优秀员工发放交通车现场

  在多元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下,公司累计获得省市区各类人才资金约2500万元,当前公司已经拥有600多名员工,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超85%,其中不乏清华、北大、C9联盟等高校的高水平人才,为公司的科研攻关、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储足动能。

  2022年度新员工入职合影

  以卫星为抓手带动产业链纵深延伸

  仔细翻看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后便可得知,“卫星”一词自2010年起,已连年被写入相关文件。2022年6月,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以“吉林一号”卫星为核心,打造卫星及航天信息全产业链。

  “如今吉林省正在实施‘一主六双’战略,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这一高质量发展理念与长光卫星不谋而合。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正在以‘吉林一号’为抓手,大力发展‘航天+’,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贾宏光说。

  产业链上游,是以奥普光电、见真精密机械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300余家航天制造相关企业,它们为“吉林一号”卫星配套,生产卫星单机电路板、相机结构件、CMOS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卫星订单的不断增加,也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遇。

  产业链下游,则是广阔的应用市场。

  眼下,南方很多地区的农田里,小麦正在茁壮成长。远在太空的“吉林一号”开启千里眼功能,依托遥感卫星巡田技术“查看”小麦长势。“这一片的小麦颜色呈黄色,代表麦苗偏弱。我们会将整体的信息形成报告传给用户,为其制定个性化春管方案。”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曲春梅说。

  得益于数量可观,当前“吉林一号”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25到27次重访,覆盖面积累计达1.34亿平方公里,具备全球一张图一年更新1次、全国一张图一年更新6次的能力。结合“吉林一号”遥感数据,长光卫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全国地表分类的精准化、自动化更新,可以在线完成建筑、道路、水体、林木以及不同类型农作物的自动识别,识别精度超过95%。如此便可在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余项精准服务,下游辐射带动企业超过300家。

  在贾宏光看来,产业链就相当于一个创新联盟,以“吉林一号”为核心,上下游共同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动全产业链运行持续深化。未来以全球高分辨率影像应用服务为基础,联盟成员将进一步提升卫星制造,星座运行管理、数据服务水平,在农、林、环、自然资源、金融等行业不断丰富数据应用产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拓展生态迸发无限可能

  手指在方向按钮滑动后,可以查看全国各地的地图板块,通过缩放可以查看更详细的卫星图,一些地区支持观看3D影像。进入“地球仪”板块后,可以轻松测量地点之间的长度、面积,还能进行路线规划……2022年8月,共生地球APP正式上线,生态开放商城全面上线,持续丰富遥感大众服务产品,带给用户如同谷歌地球APP一样的体验。

  同期,公司主办的首届“遥感·创新大会”召开。大会以“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邀请全国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和分享卫星领域前沿研究成果,促进遥感理论和技术创新,以此推动航天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来自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天津海事局等200家单位的300余位领导及嘉宾参加大会。

  首届“遥感·创新大会”会议现场

  2022年12月,吉林一号遥感开发者培训班第一期线下集训营正式开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宣明期盼,在丰富数据源引领的基础上,有更多创新点子出现,与公司形成合力去挖掘“吉林一号”数据潜在价值,为航天遥感创造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吉林一号遥感开发者培训班开班仪式

  这些举动,代表着长光卫星的雄心。众所周知,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是前景广阔的蓝海,如今开发的应用可谓“冰山一角”。公司正通过举办各项活动,以开放姿态挖掘更多创新业态,开拓市场新应用场景,不断提升遥感数据服务能力。

  越来越多的卫星升空,为企业谋求新应用生态提供充足的数据保障。2023年年底,企业将完成一期星座工程,实现138颗卫星组网,海量、即时的数据将源源不断从太空传回地面,遥感服务能力也将产生质的飞跃。

  当前公司上市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顺利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并完成上市申报工作,为成功上市科创板、拓宽融资渠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企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未来的路,前景无限。

【纠错】 【责任编辑:赵石乐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7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