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过半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家中
2017-08-10 08:12:53 来源: 广州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012~2014年广州发生心源性猝死3930例 每年超1200例

   日前,被称为心源性猝死“救命神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出现在广州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昨天,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在最近的三年统计周期(2012~2014)内,广州共发生心源性猝死病例3930例。每年都有超过1200名市民因此离世,其中55.2%的死亡事件发生在家里。专家建议加强以家庭为单位的救援培训,让家人作为第一目击者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急救。

  最佳救治时间窗只有6分钟

  广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华章表示,在公共场所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无疑能大大提高救援成功率。他表示,如果发现一个人心脏骤停,从报120急救中心到救护车赶到,往往需要10分钟以上的时间。而心脏骤停的最佳救治时间窗只有6分钟。“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懂救援的第一目击者参与到院前急救当中。”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对社会救援力量的培训,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救援力量培训,仍需加强。“毕竟一半以上的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在家里,这时候如果家人懂得救援,及时做心肺复苏,会大大提升救援成功率。家人救援,也可以避免纠纷。”刘华章表示。

  建社区急救队 5分钟内施救

  据悉,目前全国正在推行“一带五”心肺复苏普及模式,广州也在推行之列。该模式计划从2016年开始,5年内普及心肺复苏2亿人,即每位培训者普及5户家庭。

  在自动体外除颤仪投放于公共场所后,广州也在建立广州模式的“普及培训+AED试点”:2017年8月3日起,广州市公共场所设置AED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广州市红十字会还打造了“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品牌,面向学生、社区义工、志愿者义工等进行公益普及培训,截至2017年6月底,全市累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培训救护员360811人,达到广州市户籍人数的4.14%。

  刘华章表示,除了上述项目之外,广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管理专业团队,也希望和红会等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在广州建立社区急救队伍,加快猝死救治的反应时间。

  “国际研究显示最佳的除颤时间为心脏病病发后的5分钟内,这之后,患者的存活率会因每延误1分钟而减少7%~10%,因此希望组建社区急救队,建立类似全民网络急救系统并通过手机终端发送求救信息,力保在5分钟内参与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记者伍仞)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坤朔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闹鱼灯 迎元宵
闹鱼灯 迎元宵

01016008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45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