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 22 19:13:51
来源:新华网

贵州水职院:石雕非遗技艺进课堂 探索文化传承新方式

字体:

  新华网贵阳9月22日电(周远钢)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贵州水职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依托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黔匠工坊(本璞石雕工坊),引入优秀团队助力职业教育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成效。

  “石雕工坊项目是贵州省职业教育兴黔富民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之一,作为高职院校,我们的学生两年在校,一年在外实习,目前参与培训的是2021级学生。”本璞石雕工坊项目负责人马凯介绍,2020年10月,本璞石雕工坊获批立项,建设期3年,项目立项后,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成立了优秀的工坊团队,其中包括54%的校内专职教师与46%的企业专家,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同时建立了相应制度,保障黔匠工坊项目的顺利进行。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石雕技能大赛于2021年12月举行。新华网发

  “我们实行‘师带徒’的协议,一个专家带3至4名学生,专家按学校课程安排进行现场授课,到目前我们一共培养了120余名学生,并选拔出拔尖人才20人进行重点培养。”马凯介绍,本璞石雕工坊由学校老师和行业专家组成,专家为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等。

  今年45岁的袁开华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人,也是黔南州级石雕非遗传承人,他已在石雕技艺传承之路上坚守了20多年。为学好石头雕刻,袁开华年轻时曾到省外进过宝石厂,开过加工坊,2012年返乡发展,在龙里县成立公司传承石雕手艺。2020年,袁开华受邀成为本璞石雕工坊的教学专家之一。

  “学生刚开始要学习简单的白描,再在石头上进行线描,然后才走上工作台进行石雕实操。”袁开华说,每年他会到石雕工坊给学生进行两个月以上的集中教学,讲授绘画、实操等课程。“传统手艺走进高校,能得到更好的传承。现在已有两个学生到我的公司来实习。”

学生作品。新华网发

  “以前教的徒弟,是为了生存来学习手艺。现在到高校来培训学生,他们年轻,不为生计发愁,在培养时不用考虑产值,没有负担,完全从技艺上去教他们,可以让他们的技术在石头上发挥得更好……”在袁开华看来,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思想新潮,会将喜欢的动漫、简约风格融入石雕作品。他很看好学生这一群体,认为石雕作品需要不断创新。“在学校,我们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完成他想要的作品,让石雕文化进入学生心里,培养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马凯介绍,目前本璞石雕工坊已完成探索拔尖人才、产教融合机制、拔尖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团队、工匠精神培养等共计29个建设任务点,完成率达到110%,这些举措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学院和系部的大力支持下,本璞石雕工坊在教学成果、技能大赛、创新能力、“三教”改革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方面,获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入选国家集训队1个、全国技能赛三等奖2个、贵州省技能赛一等奖2个、贵州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技能大赛方面,获校级比赛个人一等奖5个、个人二等奖10个、个人三等奖14个;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团队教师指导学生获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1个。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它,首先就要传承它、发展它。”马凯介绍,本璞石雕工坊是贵州省高校唯一一个石雕工坊,采用贵州本地的石料、结合贵州特色的民族民间元素进行研发,这不仅是对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下一步,工坊将通过课堂、讲座、研学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院校学生、社会人士参与进来,还将继续面向中小学生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喜爱石雕文化,让更多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习、传承石雕技艺。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 谢素香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