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大学语文"之痛:"语文",为什么在大学被遗忘
2017-05-18 08:18:07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在教育部一再重申要重视“大学语文”课之后,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始了行动。但无论是将其设立为除中文系以外本科生的必修课,还是一些大学老师将其作为教育科研的大课题,不可否认,在如今的大学课堂里,“大学语文”课依然处于边缘地带。透视这门课程所面临的尴尬,其实是为实现其所承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使命。

  上过大学语文课的,都会对一个场景颇为熟悉——偌大的阶梯教室中坐满了学生,有的玩手机,有的窃窃私语,向前望去,“遥远”的讲台上有个单薄的身影,无论是讲《诗经》、还是谈鲁迅,好像总是让人“听不太清”。

  虽然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大学语文课即被重新提上日程,但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经常会淹没在其他更“有用”的课程之中。到如今,大学语文课依然处于边缘地带。

  是“大学语文”,还是“高四语文”?

  大班教学意味着师生互动较少、课堂纪律较差,老师只能选择简单地灌输知识。这样的课堂难以形成浸入式的教学体验,无法将学生带入所讲内容所蕴含的文学与文化中,不仅不能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和参与兴趣,更无法使他们对母语文化有超出知识层面的理解与体会。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的大学课堂,难以营造饱含美好情感的氛围,而信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学生们的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日渐钝化。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课堂越来越知识化,慢慢会成为所谓的“高四语文”。

  早在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年会中就提出,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即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然而,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内容大都是古今中外的佳作,情感真挚、主题积极向上,但内容能否有效传递却受限于师资、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

  大班教学中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科背景,而阶梯教室中的教学根本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在此环境下,要求大学语文的教师仅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阐释,很难实现带领不同背景的学生体会人文内涵、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取向的目标。

   1 2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琦
相关新闻
  • 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不再选用《尊严》等有争议的文章
    针对近日有公众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尊严》一文提出的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7日回应称,新版语文教材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文章不再选用。
    2017-04-07 22:51:15
  •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现黄色网站链接 回应称网页遭篡改
    近日,多名网友爆料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出现黄色网站链接。北青报记者查询电子版教材发现,教材中这一页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赞颂诸葛亮的诗词,相关链接栏目下提供了该网址,并注明为“《历朝历代咏武侯诗词大全》网址”。
    2017-02-20 07:02:56
  • 语文老师搞怪公开信引围观 你这么逗,校长知道吗
    “报名的目标就是搞事搞事搞事!哦,不对,报名的目标是检查作业、检查作业、检查作业!”开学了,如果收到这样一封开学公开信,开学的感觉是否不再那么难受了呢?12日,一位重庆网友晒出了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开学公开信引来关注,有网友称“我以前遇到的可能是假老师”。
    2017-02-14 09:32:53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俯瞰迪拜
    俯瞰迪拜
    戛纳电影节评委亮相
    戛纳电影节评委亮相
    长龙卧波
    长龙卧波
    白宫为“泄密”事件灭火
    白宫为“泄密”事件灭火
    
    010160110000000000000000011108651296067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