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这些学生企业年营业额超6600万元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7-02-21

  学生企业一年营业额6600万

  为了能潜心开发一款为大众提供各种生活所需信息的手机App,2010级信息工程专业的阚逸龙休学两年,现在,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开发的“城市之星”App获得了5000万元的创投资金,已经正式上线运行。筹备成立的“城星集团”已经有了13家分公司,注册资金达1.2亿元。

  阚逸龙敢闯敢做的背后,其实离不开南京工程大学开放包容的创业政策支撑。

  为了消除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学校构建“多维互通”的课程修读机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学生开展创业项目研究与自主实践学习。

  休学期间,阚逸龙保留了学分学籍,“学校个性化的鼓励政策给了我创业的底气,即使创业失败,至少还能回来继续完成学业”。

  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早就听说南京工程学院“杠杠滴”创业氛围的黄欢,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第一志愿锁定在南京工程学院。

  这个一直就梦想自己创业、本可以选择985高校艺术专业的大男孩,十分庆幸当初的决定,“学校的创业气氛确实很给力”。

  现在,就读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黄欢,已经成立了“南京极构品牌设计公司”“南京美淑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每年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

  为了进一步促进创新到创业的成果转化,学校成立创意、创新、创造、创业的“四创”空间,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为学生们提供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

  阚逸龙、黄欢等一大批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四创”空间的受益者。目前,学校每年投入500万元创业专项经费,大学生创业园“天印梦工厂”入驻66家孵化团队、44家企业,在孵项目200余个,年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2016年入驻企业营业额就实现产值6640.3万元。

  把创新创业变成必修课

  在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课程。

  为了不让学生参与“双创”实践学习流于形式,学校特意面向不同专业开设创新艺术、创造学等43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在学校校园网上认定100门慕课课程。聘请220多名业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组建专业建设团队59个、教学团队10个和创新创业导师团队15个等高水平师资队伍。

  此外,学校自主编撰《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等校本教材,设置10个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其中5个学分必须是通过实践获得,并将其纳入毕业资格审核,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投身实践,做一次综合拓展训练、选修一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参加一次培训、完成一个自选创新项目训练、参加一次竞赛。

  同时,学校以竞赛为抓手,打造“一院一赛”等35项校级竞赛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舞台。

  自动化学院老师温秀兰认为,“拿学分并不是最终目的,通过参与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等综合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自动化学院承办了学校两项校级科技竞赛,在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大赛中,两人一组、连续6个小时的封闭赛程让学生们体会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极限挑战”。

  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史国君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需求出发,引导全校师生积极融入和参与,把人才培养贯穿在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养人才。

       上一页 1 2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01016011000000000000000001110865129487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