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公共自行车“退出”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车辆处理同样不能搞浪费。
据《湖北日报》报道,11月17日下午,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官方微信号发布公告:“自2017年11月25日零时起,武汉公共自行车停止营运。从即日起,少量未办理押金或预充值费用退款的用户可退款。”至此,武汉公共自行车正式退出“单车江湖”。
武汉公共自行车有很多“荣衔”: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全国唯一全免费、政府授权、企业市场化运作、契约化合作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因此被奉为市政单车管理的“武汉模式”。
但其退出“舞台”,也非突然,而是必然:一是,各个城市公共自行车运作,其实都存在运行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大、服务水平不足、运行效率低下等短板,只是程度有轻有重;二是,这两年国内城市“共享单车”太多了(目前武汉三镇有70万辆),市场能解决的,没必要依靠行政之力。
问题来了,这些“退休”的公共自行车,如何高效处理?武汉环投称,公共自行车停止营运后将进行整体转型升级。但何为“进行整体转型升级”,仍有解释空间。
可以肯定,既然其“退出”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那接下来的处理显然也不能搞浪费——把这些单车当废品处理,附属运行设备、场地被废置。这跟高效处置国有资产的要求也不合。
一个不错选项是,公共自行车停运后,可与入驻当地的相关“共享单车”公司接触,以整体作价被收购等方式,让其在技术升级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原有功能,让有的单车公司为解决已投放车辆损坏后的补缺问题找到一个出口;而那些车桩也可跟共享单车停车点规划结合。
当然,公共自行车停运后,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还可以有其他更多更优处置选项。但最好的法子,是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间找出最大公约数。□鞠实(价格鉴证师)
相关新闻
-
新华网评:单车企业要读懂“禁投放”背后的深意
共享单车要实现科学管理和有序发展,离不开规则的保驾护航,也需要政府“配件”、市场“导航”、更需要单车企业“守规矩”。如此,共享单车才能与城市更好兼容。2017-11-11 14:45:38
-
防止共享单车过量需要未雨绸缪
共享单车的诞生和发展,确实是市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如果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不及时疏导,就会导致问题丛生。2017-11-10 08:36:36
-
共享单车高烧渐退,谨防一片狼藉
行业自律,对一些大企业有约束力,但对处于资金压力中的中小企业而言,就是扔掉活命的稻草,社会不能不做好止损的准备。2017-09-28 08:38:15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影巢周刊】澄清缥缈,秋天离开的脚步静悄悄
2017-11-19 08:28:25
-
以影寄情20年!"我的新华摄影之路"作品征集
2017-11-19 08:28:25
-
“包裹月”来袭!盘点那些快递“黑科技”与新变化
2017-11-19 08:31:33
-
【议起来】互联网时代还有必要写一手好字吗?
2017-11-19 08:29:16
-
【议起来】好消息:“集体租赁住房”就要来了!
2017-11-18 10:17:28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