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警惕新媒体形式主义
2017-10-12 09:20:13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媒体时代,各类APP、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各类服务平台和传播媒介转型的重要抓手。这本是好事。不过有媒体调查发现,有些地区和部门一哄而上,竞相推出自己的APP、公众号,钱没少花,效果不佳,基层干部不堪其扰,群众也多有诟病。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APP、公众号获取信息、办理业务。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大趋势。各地区、各部门推出自己的APP、公众号也算顺势而为,然而还是要做一个关键区分,即运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干什么。如果说群众借助这些平台能获取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和服务,那么这些APP、公众号就开设得有价值,群众也会主动下载和关注。但如果只是图新鲜、追形势,为平台而平台,不管效果和受众,“管它浏览量多少,领导看到就行”,即便开设得再多,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相反还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

  “两微一端”如今已经成了不少地方和部门新媒体建设的“标配”,甚至不乏一个部门好几个APP或公众号的,仿佛不开设就意味着落伍。但是不是都有必要,是不是都基于群众需求?事实上,大量公众号、APP实用价值不高,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与那些开发成熟、受众广泛的商业APP高度重叠,其中还有许多转载甚至抄袭。总之,内容同质化严重,群众看不到任何特色和亮点,更别提心甘情愿下载和关注了。可是,不少地方和部门并不在意实际效果,依然大量建APP、开公众号,并且呈现竞相比拼的架势。其结果不仅群众不买账,而且会造成财政浪费,因为开发APP的费用少说要数十万元,多的上百万元甚至更多,维护、升级也不得了;而开设公众号虽然不要钱,但内容维护等也需专职力量参与。

  许多APP、公众号更像是办给自己的,因为没有多少人下载、关注,也没有多少人阅读、使用。这是不难想见的结果。问题是有些地方和部门搞强行推广,有发通知让下级部门必须下载、关注的,有要求办事群众先下载、关注后办事的。而且,不少APP和公众号除下载、关注之外,还有转发、反馈任务,以至于许多基层干部抱怨:每天一上班,就得打开各类APP和公众号,发朋友圈、点赞并截屏反馈。更有甚者,随着购买下载量、关注数据业务悄然兴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也找关系,疏通相关网络公司技术人员更改数据。虽然不少APP、公众号的下载或关注数据很夸张,但并没有多少人看,也没有多少人用,数字繁荣的背后影响十分有限。这样的APP、公众号没有实际价值,只是一种新媒体形式主义。

  新媒体形式主义并不新鲜,不过是从过去热衷建网站发展而来。“僵尸网站”一度为社会诟病,近两年相关部门加大了检查、通报和整顿力度。未来会不会出现大量“僵尸APP”“僵尸公众号”?如果继续搞新媒体形式主义,这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新媒体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更加务实,不仅要看群众是不是真的需要,还须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无序做法,强化顶层设计,该整合就整合、该注销就注销。同时,不能简单地按照行政模式来推进建设,更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行推广和下任务转发,因为这背离了服务群众的主旨,不单单是形式主义了,还有官僚主义。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拥抱新媒体、适应新媒体、用好新媒体。但不管形式和平台怎么变化,无论建多少APP、开多少公众号,都不要忘记究竟为什么建、究竟为谁服务。(丁建庭)

+1
【纠错】 责任编辑: 马若虎
相关新闻
  • APP过度索权 不能仅靠用户自身防范
    智能家居APP(应用软件)要上传用户的WiFi(无线网络)密码,阅读APP要读取用户的通讯录,游戏APP要获取用户的位置……智能手机时代,丰富的手机应用为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但一些过度索取权限的APP,也给用户的信息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2017-08-24 09:58:33
  • 打击恶意APP不能陷入割韭菜困境
    规范APP,应强调开发者的主体责任。有必要出台强制标准,在搜集位置、扣费程序、卸载方法、隐私保护方面设置有利于保护用户权利的底线。
    2017-08-02 08:53:22
  • 涉赌APP泛滥,媒体平台不能助纣为虐
    如果浏览器平台故意放纵涉赌APP,想从中分一杯羹,那么这就不是监管不力的问题,他们同样也是“共犯”。
    2017-07-10 08:27:51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重庆现五层“螺旋”停车库
重庆现五层“螺旋”停车库
燕山脚下秋色美
燕山脚下秋色美
丰收时节 悦在金秋
丰收时节 悦在金秋
秋雪如画
秋雪如画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78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