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用“身边事”培育法治信仰
2017-09-27 08:46:35 来源: 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全民守法,还需要逐步补齐立法短板,完善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体系,织就公民权利保障的严密“法网”

  “您拨打的机主已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请督促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不少地方法院为了督促有能力却拒不执行法律义务的“老赖”,专门定制手机铃声,凡是给机主打电话,都会接收到这条提示语音,不仅让“老赖”丢了脸,也着了急:因为不诚信、不守法,生意伙伴没了、朋友疏远了。“老赖”要想取消定制的铃声,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履行其法定义务。

  人民法院这种创新执法的方式见了成效,赢得了各方的点赞:不守法、不诚信,在法治中国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值得反思的是,一部分人的法治意识仍然淡薄:维权时大谈特谈“合法权益”,然而对于自身守法义务却闭口不提。

  事实上,不只这类拒不执行的行为,生活中不少小事儿都折射出类似问题。比如开车压黄线、随意变道、加塞儿、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超车等等,只图一时便利,却不考虑是否违法。

  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应当是每个公民的法律常识。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如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需要营造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镌刻于公民内心。

  老百姓往往是在法治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法治精神。推进全民守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极为重要。领导干部和所有当事人一样,出示身份证进入法院,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这不只是“民告官”案例的良好示范,也是一堂令人信服的法治课。

  全民守法,还需要压实普法责任。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国家机关首次被明确为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在哪里执法,就在哪里普法,意见将国家机关普法责任进一步细化、实化。国家机关执法过程中,通过实时普法、精准普法,老百姓才能更加清楚明白;创新普法形式,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法理、情理讲清楚,老百姓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自觉执行法律裁决。

  “有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全民守法还需要逐步补齐立法短板,完善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制度体系,织就公民权利保障的严密“法网”。只有良法善治的体系越来越完善,群众才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才能真正激发起守法、信法的法治信仰,汇聚起推动法治中国前行的磅礴力量。(魏哲哲)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 出门在外,请带上法治思维
    正如我在敦煌莫高窟所见一样,总有些人无视导游三番五次不要拍照的劝说,非要掏出手机来,破坏上千年的精美壁画。对这部分人来说,法治思维是个好东西,希望出门的时候要装到脑子里。
    2017-08-24 08:40:51
  • 行政决策,守程序是法治之始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期待《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的制定,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又一个深刻足印。
    2017-08-17 09:21:27
  • 防商家跑路当用好法治抓手
    对个体工商户收取预付款实行备案管理,对未经备案私自收取预付款的商家依法处罚。
    2017-08-16 10:31:4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共享经济”连接你我
“共享经济”连接你我
“火力-2017·青铜峡” 站在怒吼的火炮背后有多震撼?
“火力-2017·青铜峡” 站在怒吼的火炮背后有多震撼?
故宫赏鹿
故宫赏鹿
蓬勃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蓬勃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7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