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门网课赚三千多万元 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品
2017-09-20 09:02:3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知识付费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和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更是知识价值的体现和自然甄选。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记者发现,一位北大经济学教授的网络专栏拥有超过17万付费订阅者,总价近3500万元。而这仅是众多网络付费内容中的九牛一毛。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联网时代,为优质内容付费已渐成趋势。(新华每日电讯9月18日)

  在不少人印象中,互联网知识似乎与免费画等号。但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深度普及,互联网内容的杂乱无章、良莠不齐,为用户带来筛选的困难,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稀缺品。另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促使国人的消费水平悄然升级。

  于是,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知识共享平台应运而生。今年年初,腾讯也一度传出即将推出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这些似乎预兆着知识付费春天的来临。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知识付费早已不是小众现象,甚至已成为一部分人“移动互联生活”的新标配。

  知识付费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和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还是知识价值的体现和自然甄选。一旦进入付费模式,消费者就会慎重选择,那些没有营养的“知识”就会被自然淘汰。换言之,知识付费可以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净化,起“良币驱逐劣币”之功效,屏蔽掉一些低俗的、不实乃至毫无价值的信息,倒逼知识的生产输送者树立精品意识,从而让公众接受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消费固然有诸多好处,但断言知识消费时代的到来,却为时尚早。经历了“元年”爆红的知识付费,今年就有些后续乏力,不少付费平台又遭遇免费或停更的“倒春寒”。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优质内容的生产十分不易。最近,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终止了自己的付费语音专栏,他在给订阅者的公开信中说,在完成专栏工作的3个月内,他都在“难以置信的超负荷工作”中度过,每天要花费4到6个小时在专栏创作上。

  用户只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要想输出真正打动消费者的东西,必须静下心来慢慢积淀,精细打磨,才能厚积薄发。可这,才是知识付费能不能持久的关键。(胡欣红)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南京街头共享单车“叠罗汉”
南京街头共享单车“叠罗汉”
精彩纷呈看杂技
精彩纷呈看杂技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卉开始布置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卉开始布置
南京长江大桥主桥桥面全部拆除露出“铁骨”
南京长江大桥主桥桥面全部拆除露出“铁骨”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69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