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趋向严厉,校园贷也走向正规化,但仍然有不少平台顶风作案,或改头换面做起了电商购物、分期还款等。最近,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打击非法校园贷,守护青春不变味”系列报道,通过暗访、调查等形式揭露校园贷乱象,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校园借贷,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
应该说,校园借贷是市场供需下的合理产物。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有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其中有8.77%的大学生会寻求贷款。在之前,常见的校园借贷是各大银行发行信用卡,而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向网络借贷,尤其是P2P借贷平台的兴起,使得借贷门槛不断降低、借贷方式趋向多样,就此也滋生了花样繁多的借贷骗局。根据报道,2015年做校园贷业务的平台就达到108家,他们有的打着“零首付”“免费用”旗号,声称提供身份证和学号就能放款,但又巧立名目,收取各类咨询费、服务费、逾期管理费等,一旦逾期,还收取高额滞纳费;有的则动歪脑筋,比如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培训活动,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还有的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等,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借贷市场,甚至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在一个正常的校园金融生态中,违反债务条款的大学生要自负其责,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要自担亏损。而在诸多校园贷事件中,责任主要在于部分金融机构滥发贷款,特别是各种借助于网络平台存在的“培训贷”“裸贷”等非法校园贷,既不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又变相收取费用谋利等,是当前监管整改的主要对象。今年5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明确提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象就是那些不具资质的“非正规军”。在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正式向网贷平台发出校园贷禁令,要求网贷平台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工作,主动下线校园贷相关业务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如此高压态势下,部分校园贷依然顶风作案,摇身变成电商购物、分期还款,试图以此类形式绕过现有监管框架。这显示出校园贷是个需求旺盛的行业,不仅要对部分平台加强管制,更要对现有需求进行规范引导。
如何引导校园贷走向规范,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银行这支“正规军”。过去,由于学生消费需求和市场不对等,学生贷款额度少,信用评估、放款流程等环节都必不可少,商业银行不是很重视校园借贷市场。而通过“把正门打开”,推出一批符合校园特点和学生需求的校园贷产品,有望把不良网贷、非法高利贷赶出校园。同时必须看到,虽然一些网贷平台的利息动辄高出银行二三十倍,但也正是凭着放款较快、审核宽松等特点才能吸引大学生。对这类校园贷应该从监管要求入手,完善其信用评估程序,知会学生家长、老师签字盖章,对于那些违法校园贷则要列入“黑名单”,坚决处罚。此外,更要从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入手,普及校园贷基本知识,教育学生正确理性评估校园贷产品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王庆峰
-
整治校园贷:社会提倡的不等于校园适合的
2017-07-19 08:57:41
-
校园贷改头换面考验监管智慧
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2017-07-18 08:56:14
-
[及时点]校园贷堵“歪门”还要开“正门”
暂停行为属一个阶段性的行为,待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技术后,部分正规经营的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可以开展业务活动。希望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2017-06-30 15:20:59

-
单霁翔如何让600岁的故宫越变越时尚
2017-07-27 08:42:25
-
洋芋还是格斗,不该是"格斗孤儿"的选择题
2017-07-27 08:45:02
-
8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2017-07-27 08:45:27
-
调控高压下,开发商的买地节奏有哪些变化?
2017-07-27 08:42:25
-
直播回放丨单霁翔:用"新"守护故宫的下一个六百年
2017-07-26 15: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