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个城市的生活无法“假装”
2017-07-25 09:07:05 来源: 新京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一座城市的生活是很难“假装”的,就像我们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过,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人们接受的肯定不仅仅是目前的“苟且”,更是为了迎接城市的“诗和远方”。

  据说,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这两天都很“激动”,因为有人说他们是“假装在生活”。这几天,一篇题为《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但从题目来看,实在是想像不出来,一个超特大城市、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这到底是怎样一幅场景?这样的结论,也确实让生活在这座城里的人情何以堪。

  北京人没有人情味、北京是外地人的北京、老北京人回不到老北京——句句惊心的背后,其实不是北京人的“假装”,而是作者“去北京”情绪的一种喧嚣。

  人们走进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与乡村、大都市与小城镇,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作、生活状态,人情世故方面的差异是显然的。如果要把不能“来去接送、全程陪同”归结为“没有人情味”,那其实这个状态远非北京所独有,而是所有大都市的共性。这不是北京人在“装”,而确实是来客不知都市的“大”。

  究其根源,任何一座城市都是由“本地人”和“外地人”集聚而成。每一个市民,无论新、老,都是不断被城市化的。就像不能以“会不会京腔国骂”作为认定北京人的标准一样,也不能以各个文化场所人员的构成去判断,北京是谁的北京。实际上,北京是全体北京人的北京,也是全中国的首都。

  城市的活力就在于其绵绵不断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皇城文化、草根文化、商贾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错,是北京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谁都有一个记忆中的故乡。不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是特定的人群,而是所有人的故乡概念都既在“沦陷”又在“生长”。就如现在的北京,老胡同肌理、故宫,是老北京的象征;鸟巢等则是新北京的标志,它们共同构成这座城市有机的整体。

  其实,《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让人关注的,有其概念上的混淆,也在于其立论上的误导。它吐槽北京的“大城市病”、拥堵雾霾高房价,认为这让北京离生活便利的和谐宜居之都越来越远。它尽管没有直接呼吁大家逃离北京,但是它对“追梦成功”与“追梦无望”群体走向的描述,以及“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的定性,也足够耸人听闻,并惹人反思。

  一座城市的生活是很难“假装”的,就像我们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过,在城市治理过程中,人们接受的肯定不仅仅是目前的“苟且”,更是为了迎接城市的“诗和远方”。(江南一木)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 探索超大城市有效治理的“北京方案”
    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如何进行有效治理,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久未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国的屹然崛起和蓬勃发展,为首都北京的发展构建了无比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北京将进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也将进入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关键阶段。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如何进行有效治理,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久未解决的重大课题和发展难题。
    2017-06-24 09:33:09
  • 早日让北京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并不遥远。向这些国际一流都市迈进的每一步,都意味着民众生活的富足、空气质量的提高、经济活力的增强、生活品质的提高……
    2017-06-20 08:39:00
  • 保障新北京人住房彰显城市胸怀
    应该用长期政策规划确保每年持续提高新北京人的住房保障比例,一方面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量,另一方面不断放宽这两类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
    2017-04-08 08:45:4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苗乡之晨
    苗乡之晨
    “发现”号探秘南海冷泉
    “发现”号探秘南海冷泉
    叩问千面之城——厦门新观察
    叩问千面之城——厦门新观察
    上海:深水港里布航标
    上海:深水港里布航标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1111121374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