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胶着期,步入新动能加速扩张的关键期。依靠改革红利,中国经济必将谱写出稳中向好的新篇章
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小微企业景气指数攀上近两年新高,工业运行步入2015年来的最佳状态,日均新登记企业数量创下历史纪录……中国经济半年报,令人眼前一亮。
令人振奋的,不仅是这一串阶段性“新高”,更是百姓获得感的持续增强。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4个月低于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跑赢GDP,饭碗更多,荷包更鼓,物价又稳,这样的民生底色映射出抢眼的幸福指数。
细思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风云诡谲的外部经济环境和未富先老的国内人口问题,既要化解盘根错节的老难题,又要应对风险累积的新挑战,中国交出如此成绩单的难度,可想而知。那么,赢得如此佳绩靠什么?不走老路,依靠新动能。
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的新天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成功首飞,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问世,“复兴号”首创不同技术规范动车组的“互联互通”,“蛟龙”号实现“大海捞针”……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新动能还处于不断优化增长的新空间。有专家测算,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已达30%,以分享经济、平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动能,激活了消费,支撑了新增就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成为牵引中国经济未来的火车头。
新动能不会凭空而来,阶段性“新高”也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其背后是全面深化改革在释放红利。
应当看到,新旧动能转换是场拉锯战,需要久久为功的改革韧劲。新动能在孕育壮大中总会遭遇成长的烦恼,旧动能在转型升级中也要卸下沉重的包袱,让新旧动能平稳交接棒,离不开“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入推进,也有赖于“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回首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几年,正是最大限度地优化营商环境,简政不减责,放权不放任,才引来了、留下了、又催生出更多金凤凰,使新动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新旧动能转换也是场攻坚战,呼唤与时俱进的改革智慧。新动能是新事物,创新必然伴随着对既有规则秩序和利益格局的改变。监管部门既要克服积习难改的惰性,也要避免甩手掌柜的任性,不仅需要破除利益藩篱的勇气,更得具备让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再飞一会儿且飞得更好”的包容与智慧。
实际上,无论哪一轮增长奇迹都有赖于改革红利。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能成功跻身世界前列的真正秘密就是改革,是我们大规模、系统性地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才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激活了潜在增长率。今天,也唯有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才能使成本曲线再次进入下降通道,使经济结构进入再平衡,经济发展重获新动能。
中国经济正从新旧动能转换的胶着期,步入新动能加速扩张的关键期,不发展、不改革才是最大的风险。啃下硬骨头,蹚过深水区,依靠改革红利,中国经济必将谱写出稳中向好的新篇章。(陆娅楠)
-
新华网评:包容性增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人民的福祉,说到底要靠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让“包容性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内生动力。2017-07-12 11:54:22
-
让改革为青年搭建更大就业舞台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如此大的待就业人群如何消化,不仅考验政府的应对智慧,也检验高校特色定位、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更有待社会及大学生发挥能动性,确实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2017-07-09 09:57:47
-
推动“放管服”改革走向纵深
创新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激荡的改革大潮,呼唤不断迈向纵深的“放管服”改革,更加美好的现代中国,也需要不断深化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托举。2017-07-09 09:43:23

-
中国经济短周期的惊喜与长周期的向好
2017-07-17 16:02:10
-
乡村的广场舞跟大城市的最大区别
2017-07-17 09:11:13
-
你关心的问题来了,异地养老就医结算这样办
2017-07-17 14:32:41
-
“青年”是如何被发现的:找到青年的历史维度
2017-07-17 13:13:27
-
老师说了,千万别让孩子暑假养成这6个坏习惯!
2017-07-17 1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