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潜伏在《甜姐儿》幕后的魏于潜
2017-05-27 07:50:09 来源: 北京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甜姐儿》是个话剧剧本,作者魏于潜,创作于1942年,当年底上演,导演是胡导,由黄宗英主演。后者以此剧一举成名,最大的证明是,在以后、至今的岁月中,“甜姐儿”几同于黄宗英的代名词。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但在这片沦陷区中间,尚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未被日本侵略者鲸吞。此种局面维持了4年又一个月,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强进租界,上海遂告彻底沦陷。前一段,史称“孤岛”时期,后者,则为沦陷时期。

  “孤岛”时期的话剧主线,是在抗战主题下进行的。大量的话剧演出,既锻炼了创、导、演队伍,也培育了一大批基本观众。最突出的话剧团体,自然是于伶所领导的上海剧艺社。“皖南事变”后,于奉命离沪赴港,上海剧艺社合力渐散,最后导致分裂……

  到了上海沦陷时期,柯灵曾评价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一个话剧艺术的繁荣时期,据有些刊物的评价和记载,当时戏剧活动的规模,就上海一地而言,比过去和现在任何时候都更频繁和庞大。”柯灵此论,出自他写于1981年的一篇长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上海沦陷时期戏剧文学管窥”,在以上所述处有一注解,点明所引用“有些刊物的评价和记载”,是指汪俊发表在1942年12月的《太平洋周报》上的《一年来上海剧团的变迁和演出》和洛川发表在《新东方》9卷1期上的《戏剧一年》。

  署名魏于潜的剧本《甜姐儿》,正是诞生在这一时期。1942年2月,同名作者创作的话剧《寒夜曲》,改名《比翼鸟》上演于龙门大戏院。至于还被改编成越剧和沪剧,沪剧名为《大雷雨》等等,那已是若干年后的后话。

  魏于潜是谁?时人均不知其名。后来(这个模糊的时间概念可长可短),终于有人知道了潜伏在《甜姐儿》幕后的魏于潜是吴琛的化名。而吴琛,正是在“孤岛”时期上海剧艺社的签约导演和总务部主任。

  吴琛,本名吴朝琛,1912年生于无锡南门外芦荡村。曾入南洋中学读书,未毕业即考入大同大学。后因经济不济而中途辍学,进入花旗银行工作。1931年,结识赵默(后以金山盛名于世)、曹莹等人,并由赵带入戏剧圈。吴琛会演戏、能导戏,编过报纸副刊,还写过长篇小说,现在又写了剧本,是俗称“文武昆乱不挡”的好手。至于为什么不用已经稍有名气的吴琛本名,而“别有用心”地给自己起一个“魏于潜”的笔名,知道的人或许有,但绝对不会多。

  直到1990年,吴琛在《我的艺术经历》一文中自己解谜:该化名的原意是委鬼迫于潜逃也。

  1941年12月8日,日军于轰炸珍珠港当日,闯入上海租界。“孤岛”沦陷,由“名存”而至“实亡”。据胡导回忆:那天早上,有日军军车开到辣斐花园剧场,抓走了上海剧艺社的吴仞之,但不知何故稍后又放了。据胡导推断,当时敌寇要抓的上海剧艺社吴姓负责人应该是吴琛,盖因他原在社里负责总务工作,“这时他恰恰离沪回无锡老家探亲,这才逃过一劫。”

  “逃过一劫”所言非虚,离沪返锡也是事实,但吴琛的出走,并非是偶然的“恰恰”,真实情况据本人多年后披露,是有人特意到家中报信,他才夤夜逃回无锡老家的。

   1 2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志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沙尘暴袭击科威特
    沙尘暴袭击科威特
    “人机大战”第二局:柯洁不敌“阿尔法围棋”
    “人机大战”第二局:柯洁不敌“阿尔法围棋”
    大白鲨成群出没 南加州海滩持续关闭
    大白鲨成群出没 南加州海滩持续关闭
    0.6秒能做什么?特战队员出枪击发一气呵成
    0.6秒能做什么?特战队员出枪击发一气呵成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59129590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