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3/ 27 08:32:33
来源:新华网

强信心·走进百企|北京亿华通“氢”装出发向未来

字体:

  编前语:面对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世界经济的持续疲弱,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实现同比3%的增长,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这殊为不易的成绩,是我们开拓前进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黄金更宝贵。2023年,我们面对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在加深。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变,人民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华网推出融媒体栏目“强信心·走进百企”,通过深入的采访调研、丰富的融媒形式,与您一同见证广大企业开拓进取的蓬勃活力,见证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的坚定信心。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刘文敏)三月春风暖,奋进正当时。在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内的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生产车间内,技术工人们正在进行产品的系统装配,自动导航车忙碌“行走”,将一台台已装配完成的发动机运往测试车间,进行出产前的最终测试。

  作为我国最早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批量化制造的企业之一,亿华通始终专注氢能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布局产业链核心材料与零部件,在产能、营收、专利数量等多个方面领跑行业。

  图为亿华通生产车间。新华网 毕尚宏 摄

  坚持自主研发创新 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大规模示范运行,其中724辆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

  成功服务重大赛事交通,展现了亿华通强劲的技术研发实力。多年来,亿华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等方式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们一直保持着高研发投入,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35%。”亿华通制造总监牟晓杰介绍,在技术研发方面,亿华通按照“剥洋葱”的思路,先后攻克了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双极板及膜电极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突破了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空气流量与压力解耦控制、水含量闭环控制等多项行业技术“卡脖子”难点,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100%。

图为技术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测试。新华网 毕尚宏 摄

  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 企业订单连年增长

  作为赛道的龙头公司之一,亿华通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产品更新迭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领先,企业订单连年增长。2013年至2021年,亿华通的营收从0.1亿元增长至6.29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67.82%;2022年营收达到7.38亿元,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目前亿华通产品功率覆盖30千瓦至240千瓦,可满足中长途、重载、城际客货运输、市内公交、冷链、环卫等不同应用场景,实现了陆路交通应用场景的全覆盖。

  图为技术工人正在进行系统装配。新华网 毕尚宏 摄

  2021年底,亿华通推出首款240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这款新产品一经发布就备受关注,被业内认为实现了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新突破,将氢能应用拓展到了长途、重载等多个领域。

  牟晓杰说,作为新兴行业,氢能产业链条较长,为了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氢能生态,亿华通与30多家整车厂、3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协同推进行业发展。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的3000辆汽车在23个城市持续运营,安全运行里程超过1亿公里,安全运行时间超过230万小时。

  图为一辆装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剖面展示。新华网 毕尚宏 摄

  紧抓机遇谋发展 充满信心向未来

  近年来,我国氢能相关技术不断突破,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企业产业布局加快。

  2023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零排放零污染、低温启动等特点,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牟晓杰表示,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以及成本的下降、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将逐步从商用车领域拓展到乘用车领域。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氢能市场极为广阔。接下来亿华通将继续深耕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并逐步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综合布局。”对于未来发展,牟晓杰充满信心。(海报:李骁姗)

 

【纠错】 【责任编辑:许艺林 】
阅读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54190